可怜缺乏爱的人 一生都在表演爱

看完整部影片,脑子里只想到这一句。
影片开始就是一连串的“喜欢” 。喜欢太阳,喜欢金色的鱼,喜欢草莓蛋糕。刚开始的小娜让我想到福楼拜笔下的爱玛。爱情一定是浪漫小说中描绘的那样:清晨你离开家——我静静地目送或是吻别——一定要倚靠在满带朝露的玫瑰花的阳台上。但后来小娜的病态、偏执、神经质、歇斯底里,渐渐让我意识到她的爱并非是一场简单的少女单纯的浪漫幻想。
她的爱是带有强烈的表演意味的。
爱是一场浪漫的邂逅,我看到你电脑桌面的乌尔奇奥拉西法,你注意到我胸前的工牌并道一句生日快乐。爱是嫉妒到扔掉你的鞋子,因为它们会把你从我身边带走。爱是激烈的性爱,在筋疲力尽之后感受彼此狂乱的心跳。爱是冬天里抱在一起相互取暖。爱是历经千帆,我们回到彼此身边,此时一定要有一场暴雨,我们在暴雨中紧紧相拥,无声地歇斯底里。

因为“爱,没有”。小娜一生都在表演爱却根本不懂得爱。所以她才会在她所以为的“爱”都消失殆尽的时候选择了极端的自我毁灭。
再说本篇的主人公——一个痛失女儿的父亲。
影片当中对于他“不爱”的审判共有三次(印象里)。一次是他看到女儿的尸体时呕吐,被警官指责不爱。一次是他为了抓到“凶手”从女儿的葬礼上离开,被前妻指责不爱。一次是他把女儿被性侵的视频给人看时,被景岚指责不爱。一开始,我还会下意识反驳:“一个父亲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女儿呢?”于是努力在电影中妄图寻找一丝他爱的痕迹,却发现原来他自始至终都在用愤怒代替爱,用仇恨证明爱,用疯狂表演爱,用一切的一切掩饰不爱。(所以片名“涉过愤怒的海”就显得非常耐人寻味。)是啊,一个为了给女儿报仇歇斯底里的父亲,你怎么能说他是不爱的呢?真相大白之际,他发现自己才是杀害女儿凶手,于是在灯塔实现了对自我的最终审判与放逐。
电影的结尾“唯有父母之爱,是人最初与最终的安全岛。”
而小娜的安全岛只是两个旧衣柜而已。
因为爱,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