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老民警”眼里的《三大队》

我想先简短的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某年某天,某地派出所带回了一个疫情期间聚众赌博的团伙。当天夜里,其中一名嫌疑人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死在了派出所里。因此,一大批当天值班的民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分,其中当天值班的带班副所长,和派出所主要负责人所长两人后来被检察院以“玩忽职守”罪带走。当后来媒体简短的几个字“某地派出所X某某等涉嫌职务犯罪被移送起诉”字眼出现时,网络上是铺天盖地风评一致的声音:“大快人心”、“抓得到!”、“让你再为非作歹”、“这种人就应该枪毙”。真相的背后,是两个兢兢业业的老民警因意外背了处分脱掉的警服,并且被送进了监狱,是两个家庭突如其来的灾难(其中一人孩子只有14岁,还在读初中)。但在网络上,网民们泄愤是不需要任何真相的。
带着这样一份特殊情感,我在11月份电影宣发期间便一直关注着这部作品,并且于首映当天观看了电影版《三大队》。我之所以要先讲这个故事,是想说,类似《三大队》这样的“意外事件”,其实是真的发生在这片土地之上的,这样的事故并不是个例。
回到影视作品当中,首先我想说的是,张译和秦昊在演技上都没有任何问题,两人本身都是中青代演员中的实力派,各自也都不是第一次演警察,演技上理应都打满分。首先张译饰演的程兵,极大地满足了大众对刑警这个职业的想象——睿智、果敢,严肃。张译本身军人出身,加之常年出演军警角色,雷厉风行四个字早就刻在了骨子里,并不需要多刻意的表演。影版的三大队其它成员,曹炳琨、王骁、张子贤,魏晨表现也都没问题,各自对角色的把控很精准。整体故事改编的很成功,推进紧凑,流畅,特别是王二勇伏法后张译的情绪递进,注定是他职业生涯的名场面,未来的北影教材。
原本我并不知道还有剧版,是在看完电影后,抖音大数据开始推送电视剧的开播讯息。本来原著也只是来源于一篇简短的网文,包括真实原型也是队长一个人在多年坚持,所以我对故事改编电影就已经做好了戏剧化的准备,只要别太离谱,都能接受。碍于此因素,我对电视剧版并没报多大希望,鉴于秦昊饰演程兵和其它几位熟脸演员,我选择赌一把,开了一个月爱奇艺会员。
剧版中的秦昊饰演的程兵,我个人感觉要更加真实于张译版本,首先电视剧版的节奏慢,可以给人物更加丰满的性格特点,剧情也能更加细腻的推进,留给演员所表现的机会更多,更平缓真实。再就是秦昊的刑警更像是生活中公安局的民警,区别于张译的“军人化”警察。我再多嘴一句,张译以往饰演的正剧角色,既能严肃也能适度搞笑,但凡是警察和军人角色,还是多少带有他多年来演军人的一些特点,甚至你能在程队身上,能看到他在《红海行动》里演杨队的影子,虽说不至于千篇一律,但确实没有给观众特别意外的惊喜。
秦昊版程兵在出狱之后,一直到决定重新找王大勇之前,那种从适应新生活,到慢慢习惯,到面对女儿与妻子的愧疚,简直太真实了,就真的能通过他的眼睛里看到他对生活的茫然和毫无目的,看到一个警察的意气风发没有了,就完全是一个带着愧疚和自卑的中年男人,在那几集里我几乎忘记了他曾经是个刑警队长,以为他就是一个刚出狱的普通人。但从后面开始去察邦查案开始,这部剧的质量就开始下滑了,我担心的事情也终于发生了,那就是为了丰富剧情而硬编剧情了。电影版虽然也虚构出其它几个队员一起携手办案的的桥段,但好在时间短,把三大队重聚,重操旧业的热血沸腾直观的带给了观众,让观众感受到了荧幕上几个老警察出于对公安事业的那份热爱,和对老本行业务的娴熟。电视剧版这一部分编排的并不是很合理,一个在逃杀人犯,竟然能想到独闯察邦单兵去搞人家翡翠贩子集团,回来沉淀好几年等着出手一块石头,也太戏剧化了。三大队等人后面的每一条线索都几乎和接下来发展的剧情没有的多紧密的联系,甚至侦办效率都不如潘大海那边静观其变的等待式办案,三大队打头阵的二人组甚至差点折在察邦黑恶势力的枪口下。。。现在的警察类型电视剧,编剧总是挖很大的坑,搞很大的阵仗,甚至都搞得有些国际范儿,但最后填补的时候总是很平淡,甚至高开低走烂尾。
总的来说,演员方面都没有问题,演技都在线。如果不参考原型故事,电视剧不与电影做对比,单就电视剧角度来说,我愿意给5星。但综合起来再去评价,我总觉得它不像《警察荣誉》那样接地气,也没有《中国刑侦一号》那样真实。如果不把它定位成破案题材,只按人物传记演绎的角度去看这部剧,也算是一部好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