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告别老白,二刷毒师有感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作为一名《绝命毒师》的粉丝,十年前第一次看完这部神剧的时候,内心是十分震撼的。至今对于剧情里面的一些高潮部分(如古斯塔沃被炸后半边机器人的脸)和特别有意思的剧情(如打苍蝇)还存有印象。可以说这是排名心目中第一名的神剧,与《权利的游戏》1-7季并列,权游不算最后一季还是很神的剧集,最后烂尾的没法看。(权游也贡献了很多名场面,很震撼,血色婚礼,私生子之战,瑟斯的shame游行,最后的炸教堂都是深深地刻在我心里的震撼场景。)
十年后的今天,之所以再次重刷毒师,一者是为了更好地观看《风骚律师》做准备,二者则是对于这部心中最爱的剧集,觉得只看一遍是不是有点遗憾,其中的某些细节剧情可能第一遍的时候没有感触,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越来越丰富,20多岁的时候看和30多岁的时候看或许又会不一样。特别是有家庭,有小孩之后,把自己带入老白,假如自己在他的那种境况之下,会不会跟他做出同一种选择?
再次看完之后,对于编剧的功底之深,演员的演技之真,由衷的佩服和赞叹。能够看到这么伟大的一部剧集,这是观众的幸运。
但是,即便是这么一部神剧,当年也是被各大电台拒绝的。
2005年,在Showtime、TNT和HBO等电视台先后拒掉了《绝命毒师》剧本后,FX决定制作该剧。但后来FX想要吸引更多女性观众,所以取消了《绝命毒师》的制作,转而去拍女星考特尼·考克斯主演的《流言》(Dirt)。讽刺的是,《流言》才拍了两季就被砍了,而被AMC电视台接手后的《绝命毒师》成为了当下最伟大的剧集。
就是这么有戏剧性,现实往往比剧集更具有魔幻色彩,说不定当初其他电视台接手了毒师,反而达不到现有的制作水平了。历史就是由无数的机缘巧合组合而来的。
在二刷的过程中,虽然说第一遍观影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是对于剧情的发展,心里还是有预期的。即便是这样,二刷的时候依然看的津津有味,甚至是在第四季最后三集的结尾处,对于剧情的高潮迭起,惊讶的张大了嘴巴,直呼过瘾,有点颅内高潮的感觉,这或许就是神剧的魅力吧。
纵观全剧,我觉得导演和编剧们最牛的三个地方在于:
一、前后呼应贯穿始终。
二、人物刻画深刻,有棱有角。
三、剧情厚积薄发,循序渐进。
一、前后呼应贯穿始终
导演非常善于运用前后呼应的拍摄手法,这种拍摄手法的好处,个人认为有3个。
1、可以制造悬念,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每季的最开始都有一个奇怪的事件或者镜头,然后勾起观众的好奇心去弄明白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导致了这样的事情。
比如第一季第一集的最开头,那随风飘扬的西裤,老白穿着短裤开着RV的场景。一下子好奇心就满满的了,到底是什么事情让老白如此狼狈,还要把裤子给脱了。

第二季开头,毛绒玩具掉在泳池里,眼珠子顺着下水道的槽口流出去的画面,伴随着警笛声,不禁怀疑是不是老白被抓了。

第三季的开头,脸瘫二兄弟,匍匐着前进,去给海森堡上香的奇怪画面。他们去祭拜的姿势真奇怪,都是爬着过去的,一堆人一起,就像某种神秘的仪式。

甚至是某些集数的开头,也会采用这种吸引人的手法。
比如第二季第2集,这个类似于“车震”的场景,让人浮想联翩,还以为会有什么香艳的镜头,结果看完后,让人忍俊不禁。

2、重复的前后呼应可以加深观众的印象,有时候还会使人产生一些物是人非的感触。
第一季的制毒现场,老白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沙漠中制毒后给妻子斯盖勒打电话,把围兜挂在门把手上是老白制毒完成后的一个习惯性细节行为。
第五季第14集开头重温了当时场景的剧情,依旧是把围兜挂在门把手上,依旧是那个沙漠,老白第一季的时候电话里都是在问要不要周末聚餐,字里行间透漏着满满的幸福,而现在,家人都逐一离他而去了。

画面一转,依然像他们这样保持幸福甜蜜通话的,是汉克和玛丽。但是,这里也预示着将会是最后一次电话联系了。
又回到了最初制毒的起点,归来已是历经沧桑。不仅要面临被指控入狱的灾难,还要面临亲人离去的残酷现实。
虽然已是腰缠万贯,内心却早已千疮百孔。只能披着谎言的外套,带着微薄的希望继续匍匐前进。
这就是老白的无奈和悲哀。
还有第五季的开头,老白用培根拼出的52数字,也让人唏嘘不已。此时老白已经灰头土脸,俨然一副流浪人员的模样。
后来在剧情的开展中明白,这原来是他们家庭的一种传统。当老白51岁生日的时候,是一家人一起过的,他的妻子司盖勒当时在恍惚的状态下为他拼出51的数字模样。虽然当时已经貌合神离,但是好歹大家都在一起,如今却已经只剩老白孤身一人,在快餐厅里,流浪天涯。

3、既是前后呼应,也是一种传承。
老白和古斯塔沃的传承。
关于老白和古斯塔沃的传承,有几个地方可以体现,也是前后呼应的精妙细节。
细节1、马桶呕吐时垫毛巾
古斯塔沃无疑是剧中最有魅力的反面人物,他谨慎,优雅,冷酷,气场强大,具备毒枭教父的一切气质。
特别是在面对卡特尔集团的围剿,直接只身一人张开双臂面对对方枪口的气势,将古斯塔沃这个教父的气场全面打开。

之前在他的商业帝国产业链的庇佑下,炸鸡和“蓝色货”的交易滴水不漏,直到卡特尔集团的搅局。
后来古斯塔沃带着杰西和迈克,去了墨西哥和对手讲和,同时也贡献了剧中的一个名场面。
一瓶毒酒,干掉整个卡特尔的核心人物。
当然古斯塔沃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去厕所把毒酒抠出来的时候,一个细节,体现了他的优雅气质。
在他蹲在马桶前准备呕吐的时候,特意拿了一块毛巾垫在下面,用膝盖枕着呕吐。
优雅,永不过时。

就是这个细节,后来老白在干掉古斯塔沃后,癌症复发的时候,在自家厕所呕吐时,也优雅过一回。
他和古斯塔沃一样,拿了一块毛巾,枕在了膝盖下面。
这或许就是一种隐喻,一种传承。新毒王诞生,旧毒王谢幕。
按照正常逻辑来说,老白肯定不知道古斯塔沃在墨西哥大毒枭的厕所里面垫毛巾这个细节,这无疑是导演精心策划的一种安排,一个绝妙的传承隐喻。
细节2、在前台与人对峙。
之前是老白气愤的找炸鸡哥古斯塔沃对峙,在炸鸡店前台,古斯塔沃礼貌的回应老白的请求,问他有什么需要。
后来莉迪亚因为老白退出了制毒,产品质量每况愈下的时候,特意去了老白的洗车店找老白,跟老白对峙的时候,老白也是用古斯塔沃的语气来与莉迪亚进行的交谈。
说话的语气,面部的表情如出一辙。

细节3、杀人不眨眼。
古斯塔沃的杀人不眨眼,在盖尔被杰西枪杀后,回到制毒室的那场戏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迈克,杰西,老白面前面无表情的干掉下属,然后优雅的洗手换衣服。
老白,杰西和迈克面带恐惧的表情一览无遗。估计在那个时刻,老白的心里,就种下了一颗种子,绝对不能坐以待毙,对手可是冷酷的杀手,自己找准机会一定要干掉古斯塔沃。
老白也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从一开始为了自保杀人,还一直心有余悸的“单纯”中年人,变成了历经沧桑,对杀人已经麻木的大毒枭了。最后一季,他冷酷无情,为了自保,买通托德的亲属,对监狱里的古斯塔沃留存党进行了绞杀。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只要是威胁到自己利益的,绝不留活口,出现问题时,干掉迈克,甚至不带一点情感。
细节4、说谎成性。
古斯塔沃与当地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相处的都很和睦。他积极的参与各种慈善活动,进行捐款,甚至是DEA的常客。在DEA里,他也热衷于反毒事业,说着一套做着一套。面对着这样的一位表面上的善意人士大慈善家,人们怎么会想到他就是那个大毒枭呢?
老白的谎言,在于他的自私。总是打着为了家庭的幌子,而总是干着为了自己的行动。直到最后撒谎成性,家人都再也不相信他的话。
最后的一集,他也和妻子斯盖勒承认,他就是为了自己,因为自己热爱制毒,他可以从自己热爱的事情中获取成就感。
老白也去过DEA,他的小舅子就在那里,他去的目的,是为了装窃听器,以便知道DEA的一举一动。和古斯塔沃一样,谁能想到,老白就是那个新登基的大毒王呢?
二、人物刻画深刻,有棱有角
人物性格刻画深刻,老白的黑化转变循序渐进,对人性自私的一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人物性格的刻画,在著名的打苍蝇那一集里面,体现了导演的功底。通过打苍蝇这一个细节,体现了老白严谨的作风。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还纳闷,打苍蝇都可以拍一集,真是有点刷新我的认知了。现在重刷,才渐渐明白导演编剧的用心。
同时也就是通过这个细节,给杰西上了重重的一节“卫生课”。也为后来杰西去到墨西哥卡特尔集团去给他们制毒辅导的时候,增强了信心。小粉直接拿出了这个要保持干净卫生的理论唬倒了一众专业人士。让古斯塔沃和迈克发自内心的骄傲,看他们的表情,仿佛有一种自己的儿子出息了的自豪感。

老白的转变,也是随着剧情一季一季开始循序渐进的。
从一开始,被迫无奈的杀人,因为看到盘子碎片重拼少了一块,开始怀疑对方对自己图谋不轨。
这里的拼盘剧情太巧妙,让人看完大呼过瘾。

然后独闯龙潭,去到图库的老巢,丢了一枚生化武器拿回属于自己应得的报酬,狠狠的硬气了一回。

到后来的家庭聚会,老白的性格开始渐变,逼迫小白喝酒,小白喝吐后老白得意的表情。这是一种类似“暴发户”的独有傲气,将控制欲,权力强加于人的气场在这里已经初露锋芒。
再到后来,为了自己的立场和利益,眼睁睁的看着杰西的女友呕吐被呛死,视人的生命为草芥。
第四季最后千钧一发之际,对小孩下毒,用铃兰花略施小技,力挽狂澜,扭转自己的整个不利局面。
第五季,完全黑化,气场仿佛就是黑社会老大,对索尔律师的压迫感,迫使八面玲珑的风骚律师也露出了胆怯的一面。

老白一步步的成长,黑化。虽然这一切看似不可思议,但是却又都在情理之中。
毒师在蜕变,之前都是低调行事,到第五季后,再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很得意的去见其他毒贩,霸气侧漏的让别人说出我的名字。

试想一下,代入自己,反思自己。如果自己是老白,面对这些情况,面对癌症的侵袭,众人的轻视,家庭的不理解,是否会做出跟他一样的选择呢,这或许是绝境中的中年人最难以回答的问题。
老白已经黑化,为了自己的野心,为了自己热爱的东西,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生命的代价,都在所不惜。
对于人性自私的一面,导演对每个人都有笔墨,任谁都逃不开。
汉克必然是剧中最具有正义感的一个人,但是他在第五季中,为了抓到老白,不惜牺牲杰西的性命,把杰西当成了一个工具人,此举不可谓不自私。
玛丽有偷东西的癖好,当初犯错,是她姐姐司盖勒去帮她解决的,司盖勒也一直陪伴着她这段难过的时光。后来汉克出事,面临着医疗费用的大笔支出,也是姐姐出手帮忙解救于危难之间。直到后来老白的事情败露后,玛丽直接化生正义使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当初帮助过她的姐姐和姐夫指手画脚。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确实是老白和司盖勒做的不对,他们的行为就是赤裸裸的犯罪,但是就是隐隐感觉玛丽的这种道德指责有那么一点不舒服。不过换位思考后,也能理解,毕竟汉克的伤是因为老白制毒间接造成的。
司盖勒,出轨上司。为了自己不被审计部门牵连,直接把老白“辛辛苦苦”赚的钱去填了老东家的窟窿,没有跟老白商量。发现老白的种种奇怪迹象后,不管不顾家庭,自己发泄情绪,直接出轨上司,夜不归宿去和上司同居。
老白就更不用说了。整个剧情都是围绕着他来的。老白的“为了家庭”实则是“为了自己”。这是他最后一集亲口对司盖勒承认的。制毒是他热爱的事业,他无法割舍,只有制毒他才有成就感,他就是这个领域的王者。谁胆敢阻止他,谁都没有好下场。
三、剧情厚积薄发,循序渐进。
剧情厚积薄发,在家里长短看似沉闷的剧情中暗埋伏笔,并且在最后几集中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当初介绍给别人看这部剧,听到很多人的反映都是说剧情有点沉闷,貌似坚持不下去,不像某些爽剧一样,几分钟就一个高潮或者反转,很是过瘾。特别是现如今,短视频盛行的时代,耐心看完一部剧集,仿佛变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事实也的确如此,编剧和导演走的是厚积薄发的路线。在剧情徐徐展开的过程中暗埋伏笔,在突发事件和人物微妙的情绪变化中隐藏深机。最终在剧情发展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全面爆发,爆发出来的影响力和触动力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就是一种震撼到无以复加的感觉。
令我印象深刻的几幕:
1、第四季第11集,老白在地下室凑不齐钞票,问司盖勒钱去哪里了的时候,听说钱都给了出轨过的前上司后,愤怒的怒吼,随之又是绝望诡异的大笑,司盖勒害怕委屈欲解释的表情,诡异的气氛,将剧情的张力拉的满满的。

2、在与永远优雅谨慎的大毒枭古斯塔沃的斗智斗勇中,老白陷入绝境,眼看就要朝不保夕,却最终利用铃兰花施毒小孩力挽狂澜。当时剧情还未交待,不知道究竟对小孩下毒的是古斯塔沃,还是老白。最终的第四季的最后一幕给出了答案,镜头由远及近,给到了老白的花园,那一束铃兰花,格外的扎眼。不光揭示了是谁下的毒,还代表着老白的蜕变,屠龙中年已成恶龙。

3、杰西的情绪崩溃,到处撒钱的场景。这荒诞的一幕,让人不禁思考,赚钱到底是为了什么?有钱真的可以买来幸福吗?有钱的杰西,比当初当混混的杰西更快乐吗?
4、当汉克在老白家上厕所,随手翻出《草叶集》时,看到封面上盖尔对老白的致敬,惊出一身冷汗。但是出门后,或许是由于太过震惊,又或许是缺乏绝对的证据,在老白家里并没有当面质问,而是在开车回去的过程中,由于承受的压力太大,事实的真相太令人无法接受,导致呼吸不畅,直接停车瘫倒在地。这个一开始无法接受,在后来开车后慢慢喘不过气,压力过大的细节,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特别的真实,也是我第一遍看的时候,就印象深刻的场景了。

最后的话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十年前心目中排名第一的神剧,十年后地位依旧第一,甚至在二刷后,更加巩固了第一名的位置。
这十年,好剧当然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像毒师这样的剧集,可能今后也很难再见到了。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世间又能有几部毒师这样高质量的剧集。
或许记录就是用来打破的。前人的成绩,后来者会不断地去超越。这是历史进展的必然现象。
没准超越毒师的,就是出自同一人之手的律师呢?
观影记写完了,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刷《风骚律师》了。
原文请移步该网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