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战争片进入落寞时代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月球叛军:火之女》
这部扎克·施奈德执导的作品,虽然说竭尽全力要打破传统星球战争的故事,也似乎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很明显我们还是能够看到此类故事面临的困境——创新不能仅靠逆转和回避。
怎么说呢?我们还是按照最原始的文学方式来反思:
首先是背景,电影一开始,字幕就做了简介:在母星,千任历代帝王接连掌权,凡夫俗子无不臣服。但是王室血脉贪恋权力,将一切星球资源消耗殆尽,王国派出军队向广袤的太空进发,沿途征战,大肆掠夺。母星的辉煌似乎千秋万代永相传,直到一个叛变的刺客用刀刃击倒了帝王和王后,王室血脉就此终结。帝王驾崩后,尘世陷入混乱,在母星势力范围的边缘,多个被征服的星球,开始酝酿革命。有一位元老,名叫巴利撒留,他趁机夺权,自封为摄政王。为了展现实力,摄政王派出最残暴的指挥官,前往母星统治区的外缘地带,四处搜寻并铁血镇压那些自称为叛军的人。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尽快进入故事。当然,这段话也埋伏了不少内容,结合后面的情节,我们清楚大概率国王王后就是之前的军队首领,如今的摄政王巴利撒留。而联系后面机器士兵和影片主人公阿瑟莱丝的说法,王国的继承人,伊萨公主,具有“起死回生”的本领,而且她是“神话中圣爵或救赎者,救世圣童,她要开创和平博爱的新时代”。但也在行刺中被害了。当然,我们知道这可是电影,而且公主能够复活一只飞鸟,难道自身无法复活?所以,其实故事一开始就隐藏了太多的可能,特意避免我们能够预测的结局,但其实结局仍然不多,因为摄政王赢(当然观众不满意),阿瑟莱丝拉起的军队赢,仍有很多可能:一、伊萨公主复辟王朝,延续神话帝王时代;二、因为阿瑟莱丝军队成分复杂,而且更多的是依靠那些“被王国掠夺”的边缘国家,所以他们可能更希望建立一个“民主国家”或者“合众国”;三、阿瑟莱丝和队伍开启分裂,新的战争开始……但是,这些可能,始终还是在我们可预料的状态中。
其次是人物,不说主人公之前,作为被入侵国的幸存者,转身被巴利撒留收作养女,并培养成优秀的战士,而且身份尊贵地充当公主的贴身护卫。出现在屏幕前,已经是隐藏身份地充当一个农民。甚至,当入侵者来到收留她的村庄时,她也选择独自逃亡。要不是,忍不住出手救助被掳去的村姑,她也不会成为“革命者”,准备为了农民与入侵者对抗。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她真正的“伟大目标”是什么,还有面对她的养父,她能够如何开启战争。更不要说她集结了那些英雄人物,各有特长,身份也都神秘看,充满故事性。所以后续故事的拓展也很有可能。所以,人物很明显尽量地避开了简单的“隐姓埋名的英雄,冲冠一怒为红颜”;但却仍然陷入了套路之中。
再次是情节,电影避开了经典的“集结军队”,然后来场“大战”。而是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骗子,以扶危济困的角色,把主人公和其他英雄人物带进圈套,集齐全套赏金猎物,一股脑儿兑现。而巴利撒留派出的指挥官艾提克斯,则轻松地完成任务。然后,电影设计了一个“很不合逻辑”的方式,让主人公的爱人,一个平凡的农夫动手杀了主人公。结果农夫反手放了主人公,并且抓住了骗子。一番反杀,虽然折损了一名英雄,但是却把艾提克斯干得入场短袖。而且一次小打斗,就解决了一次大战争。这个设计看起来也是很好地避开了“输掉一场”或“小赢一场”,之后才“大干一场”的套路。但是“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的套路,似乎也并不新颖。
最后是主题,到底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还是“英雄主义”,还是“勇敢去赢得自由”,还是别的什么主题,反正星际战争片,说到底还只是稍微放大了人类的战争史。
怎么拍这样的故事呢?当然,不能用地球人的逻辑?那么用精神病人的逻辑,不行,那还是地球人的逻辑。回头想《进击的巨人》还是有点新意的。
当然,不管如何,英雄片、星际战争片已经到了一个落寞的时代!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