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后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大抵是追光动画这部电影刚刚上映的时候,在影院看完了这部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最近的周末时间,又重新看了一遍,不由得被带入到长安那种共鸣交错的历史情节中,最直观地感受唐朝的文化和唐诗所带来的的震撼。
电影中,从高适的视角来回忆李白的传奇一生,长安的繁盛与衰落。
跟随着电影中的故事情节的设计发展,将影片中的故事,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遭遇以及心绪和我们大多数人所了解的唐诗,在学校里面所背的刻板的诗句串连起来,形成一种别有的感触。
对于我们从小都在学习的语文这一科目中,所知道的诗人的真正想表达出来的情感略有不同,它不是你应试中那些生硬的答案,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诗句和情感跳跃。
仔细想到,当时历史中每个人所处的身世处境,以及小学中所背过的那些唐诗所真正表达出的情感,似乎带来一种共鸣感。我们学习,是不是应该从这样一个角度入手,会更好一些呢?
印象比较深刻的两首诗的部分诗句:
青年时期的李白,遇见高三十五的时候,同程赶路的时候,所喊出的一首七律《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一是来自李白的《侠客行》,二十年前就是按照你的模样来写的,高适。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二是在李白,高适二人在黄鹤楼所读的崔颢的《黄鹤楼》一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看完这部电影中,似乎勾勒出这样一种道理在里面,不管李白也好,高适、杜普也好,年少是,都是为了求取功名,都想去入仕。
但是在那个朝代,在做官没有背景的情况下,就要去行卷,带着自己写的诗集文集,去拜谒达官贵人,让其从诗里面来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也仅仅是把写诗当做一个爱好,但是,恰恰是这种爱好,让后人从历史中记住了他们。不就恰恰印证了,追求目的的过程,奋斗的过程,恰恰是我们值得珍贵的旅程吗?
© 本文版权归作者 Dar.wa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