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队,值得!

看完《三大队》点映已经有些天了,内心久久不能平复。有千言万语,却如鲠在喉。
为程队在命运的齿轮上,艰难行走12年而扼腕叹息……随着剧情推进,队友散去,变成他独行,那一刻特别想说:不如放弃吧,程队,咱们有几个十二年?人也要为自己活!
程队是个轴人,轴人身上有很多优点:心软、认死理、讲义气。 让人心疼、敬佩。另一方面也招人烦,烦的是凡事就认个死理儿,换个角度,换个思维,就死活不行。
但轴人程兵,独行到最后,还真抓着了凶手。那一刻,电影院里所有观众应该都为命运的齿轮终于按下了暂停键而松了一口气,为程兵的轴(坚持)而欢呼,落泪,尤其是最后那长达三分多钟的长镜头下,程兵敬了一个礼,用近乎喘息的声音说出三大队所有人的名字:921嫌疑人归案,三大队,任务完成!随即缓慢走向川流不息的大街,面容苍老而憔悴,像一只在狼群中孤身奋战,满身伤痕,却已经不知道如何疼惜自己的,胜利而归的狮子。镜头迎着光,对准他的背影,步履蹒跚,这背影,包含着千言万语……站在人头攒动的大街上,他却恍如隔世。
观众累积了两个多小时的情绪爆发点,除了抓到凶手的那一场戏,还有这场戏。观众也随着程兵的背影和脚步,迎着光,一步步卸下不得不扛起来的,命运交予的沉重任务。
张译演过很多警察,观众爱着郑朝阳、安欣、秦驰、罗坚、张建宇、卫国平……到这一部的程兵,各个性格不同,张译塑造得都很好。
这些由张译塑造的警察角色,虽然各个性格都不同,但他们身上都有股子劲儿: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抓到凶手誓不放手的轴劲儿。但程兵还是与以往他扮演的警察有着最大的不同,程兵是境遇最凄苦的一个。《三大队》也不同于《他是谁》里的刑侦三大队,《三大队》里的三大队太苦了。
同样有着轴劲儿的安欣,花20年时间,为了抓住高启强,也熬白了头,同样追凶八年的卫国平,也憔悴不堪。但这一次,程兵等人,却因为阴差阳错的原因,不得不在脱掉警服服刑出狱后,依然坚持追凶12年,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这一次追凶,何其艰难,这里面需要多大的勇气和信念来支撑?无法想象。
有观众说,虽然我不是程兵,但这个世界需要程兵这样的人。没错,世界需要坚守良知,勇敢正义的力量,像太阳一样照亮黑暗,哪怕燃尽了自己。
观影后特地去找了纪实文学原著来看,与原著不同的是,电影着墨于书写人、书写选择、书写命运,书写信念。因为执念过于强烈,也因此得到最饱满的情感。演过诸多警察的张译又贡献了一次炸裂的演技,他和程兵融为一体。观影体验上,观众很容易把程兵的命运和自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命运阴差阳错容易失控,放弃比坚持更容易,影视剧里的轴人程兵像反照现实一面镜子,稀有且让人心疼。一部好电影,是能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的。《三大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