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没想到是对女性“作 缺爱 偏执”等刻板印象的又一次确认..但本片的问题还不在与此。
我是看了3号厅的影评慕名而来,也提前解码这部电影想讨论的是父权和原生家庭问题,所以看的很警惕。否则,真的蛮容易被绕进主创的逻辑里——给你线索,伏笔,一步步揭示父爱的缺失…但是我想问,1她孤独痛苦有心理问题自杀,2离异家庭没有父爱,然后就可以三段论推出原生家庭就是主要原因了?
请跳出电影看看现实…日韩极高的自杀率,中国正在飙升的抑郁率。这里上升通道封闭,个人价值失落,努力没有回报,生存没有尊严…这才是杀死大多数人的东西。
大家已经很痛苦无助,所以如果还有良心的话就不要再用原生家庭转嫁阶级矛盾了。哦对这次精神弑父还吃到最时髦的女权饭。父爱、亲情,这些也不过是现代才构造出来的需求,黄渤饰演的金陨石当然算不上合格但平心而论也不是能把闺女逼死的父亲。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本还可以遇到许多其他重要他人来补偿这份缺失的爱。只不过现在每个人疲于竞争,汲汲营营,自愿被工具化,才抹杀了这一份可能性。
而设置李苗苗优渥出身、变态人格就是想进一步模糊阶级,证明原生家庭导致青少年悲剧的普适性。这个设计真的很tricky,李苗苗确实是真正的例证,但同时又是因为骇人而被媒体放大的非典型。既不普适,又和娜娜痛苦的本质和程度都不同。
总之我感到愤怒..个体经历各异,娜娜和苗苗到底如何当然都是允许的,但拍成具有传播属性的电影就是带着表达和构造的动机。曹保平从狗十三到现在,到底是居心叵测还是真的没有再想深哪怕一点?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美式堪比神仙水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