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关山中的使女们,或许也是我们的缩影

在女性被呼吁回归家庭生儿育女的当下,一念关山其实有着极为特别的意义。因为剧中展示出的是一个对女性极端物化、工具化的社会,残酷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使女的故事》。
剧中的女子们,无论是身居高位的皇后、贵妃、公主、郡主,还是社会底层的舞女,又或是看似掌握权柄,实则比贫民更为悲惨的朱衣卫女官,无一不处在被他人掌控、驱使、利用的卑微处境下。
寿宴献舞的美丽女子们只因被卷入朝堂纷争,便被诬陷为奸细,随意处死。
朱衣卫的女官们自幼被亲人售卖、被国家摧残,被教育成活生生的人体武器,为了权贵们的争斗出生入死,更往往不得善终。
公主、郡主们的处境看似好一些,却也是男人们争夺权位、均衡势力的工具,无力掌控自己的婚姻,且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毫无自由与尊严可言。
即使是如意一直视若精神依靠的娘娘,在这种大环境下也是屈辱的、卑微的,在男人们(丈夫与儿子)在对权势的角逐中成为祭品。
这样的悲剧贯穿在整部剧中。
唯一的例外,是主角任如意。
她就像是出走的娜拉,以一人之力,对抗着整个将女性视为物品与工具的时代。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爱极了这样的任如意。
自由的,骄傲的,坚韧的,刚强的。
生而为花,却比树更为坚韧。
她的复仇对象,其实不是为了求取一条生路而出卖朱衣卫梧都分部的迦陵,甚至不是为了一己之私逼死娘娘的安帝与皇子,而是这个视生民如草芥、视女子如物品的残酷时代与制度。
可是这样的女子,却被编剧扣上一个“要有一个孩子”的使命,又在剧情发展中一路软化,成为男主“高大背影”下的附庸,一朵被“保护”的“花”。
与右使迦陵对决的这场戏,本来可以是对剧情进行拔高乃至升华的一个关键点。
两位极为优秀却又被时代裹挟身不由己的顶尖女刺客,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来应对命运。
迦陵服从了规则,靠着出卖与自己在同一困境下的朱衣卫女子们,获得逃离的能力,虽是施害者,却也加入了加害者的队伍。
而如意选择了对抗,哪怕满路荆棘,哪怕遍体鳞伤,哪怕毫无胜算,她也不曾考虑过逃离,更冀望于在为娘娘完成复仇后,建立一番事业,帮助其他被命运裹挟的女子。
这种身世背景的共鸣与价值观的冲突对抗,体现在剧中,却成了女主“拥有男主保护她,不再是孤独一人”的胜利。
联系近年来其他热播的古偶,女主们似乎永远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宿命。一个女子,无论多么卓越、多么出色,势必要有一个“好男人”保护着她,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以“尊重”为表象的驯化,其实比残酷的奴役更为可怕。
结合如今生育率越来越低,女性被呼吁回归家庭的大背景……
不知为什么,只觉如鲠在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