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过愤怒的海,到达爱的彼岸——论扭曲的东亚家庭之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作者:一碗鱼排面
以下场景改编自我周围人的真实经历,不知道你是否会有感触。
场景一:
小明考了97分,位列班级第三,却忧心忡忡地回家。父母看到成绩,破口大骂:“我们花钱供你上最好的小学,你必须要考满分,必须要考班级第一。你考这分数,你对的起我们吗?你这三分错哪儿了?”此后几天,父母在吃饭、洗澡、洗菜,乃至看电视时都突然来一句:“你这三分到底错哪儿了?”
场景二:
工作中,小红没做好PPT被领导骂了,非常沮丧。回来和父母倾诉。父母一听,对小红说教道:“你为什么不提前准备?”小红一脸委屈:“我提前两天就做好了PPT,练习了好久。我只是错误理解了PPT的要求,搞错方向了。”父母:“你这都能搞错?为什么不提前了解?”小红:“我也是第一做啊……”父母:“你下次要提前准备。PPT要做好,领导才能看重你,给你升职加薪……巴拉巴拉……”小红有点伤心,故意说了两句丧气话:“做不做的好无所谓。我不要升职加薪。”父母:“你这才工作几个月?怎么都要躺平了?……”接着又是数落。
你感觉如何?是不是有点压抑?或者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回到影片,上述两个场景的父母和片中的父母对待孩子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从不关心孩子心中所想,所有的爱都是自我感动。就像影片最后说的,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安全岛,而他们都没能成为真正的安全岛。
以下涉及剧透。
黄渤饰演的老金、周迅饰演的景岚、祖峰饰演的李烈,他们都给与了孩子足够的物质:周依然饰演的金丽娜被老金供养出国留学,张宥浩饰演的李苗苗住在大别墅里且也出国。这些是爱吗?是也不是。是,是因为他们都把孩子养大了;不是,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给与孩子足够的爱和引导。
他们爱自己的孩子吗?爱的,爱到老金愿意为小娜去杀人;爱到景岚听到儿子被老金杀了后,不怕开车落海,也要撞死老金。他们也不爱自己的孩子。老金见到女儿尸体吐了,因为这不符合他想象中的女儿的样子。他根本没有想过,或许在他没有注意的时候,他的女儿已经不再是他想象中的样子。他宁愿缺席最后送走女儿的机会,也要去报仇。景岚替儿子摆平一切,却从来没有给他应有的教育和陪伴。
他们扭曲的爱让他们的孩子长成了扭曲的样子。金丽娜极端缺爱。她只想要爱,而不能辨别。李苗苗长成了一个极端自私、暴力且懦弱的成年人。给乞丐的汉堡里塞玻璃渣、点燃自己的coser朋友。女友死在他面前,他没有给与施救。事后还淡定的住着,继续自己的二次元事业,直到对方父亲找上门。
我的周围也有人说这片子是烂片,觉得影片中的人物都是神经病。而我,和我的小伙伴则非常能共情。如果你觉得无法理解片中人物,那我恭喜你,你的父母没有剧中人物存在的一些问题。
先来分析女主。
小娜为什么把所有的情绪放到momo中,却从不和老金说?因为从小她就知道,老金看不到她的情绪,也不关心她的情绪。他只关心他的鱼。出海打鱼十几天的老金,从来没有意识到女儿是从衣柜里出来的,没有感受到女儿在他离家时的害怕。老金以为自己和女儿开心地在沙滩上奔跑、在海中游泳,却从没有意识到小娜跑的很痛苦,甚至因为老金训练她而怕海。
小娜为什么宁愿流血至死都不愿意求救?因为没有人爱她了。母亲抛弃了她。老金虽然养着他,但从来没有在精神上关心她。她换了一个又一个男友,却因为性格,从来没有真正地获得足够的爱,真正地得到安全感。
或许她打给老金的那一通电话是她最后自救的行为。或许她在等待老金开口,等待电话那头虚无缥缈的一句话,证明老金爱着自己,不是她单方面的“suki”。这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如果老金问她,或许只是一句简单的:“你为啥不说话?是不是不开心了?跟爸爸讲讲?”也许就能唤起她自救的意识,救回这个孩子。而老金只是挂了这个电话。可能他还心想:孩子能有个啥事儿?估计是误拨。然后就想他的鱼和船了。
爱,なし。
所以我认为日本警视厅的那位警官和中国警官,隐瞒了非常多的内容。一开始他应该就知道真相,只是用找凶手来骗老金振作。他说最后一通电话只是误拨,是为了减轻老金的负罪感。结尾他交给老金momo账号,已经知道里头是什么,装作不知道罢了。这也是两国警察似乎一直在拖延,似乎推卸责任的原因,因为他们不想伤害一位父亲。
老金和母亲爱小娜吗?当然。整部片子都展现了他为了女儿疯狂地追捕凶手,他为了供养女儿去辛苦地打鱼。但是,女儿失踪六天,母亲看似非常着急。老金说自己去大学找。闫妮饰演的母亲就不去了。这说明闫妮根本没有那么在意。老金甚至还能在大学前面开心地自拍。因为他潜意识里,女儿长时间没有消息很正常。这说明,他们一直以来都交流很少,女儿很少麻烦他。是女儿没有什么可以麻烦他的吗?不,是女儿压抑了自己的所有情绪。
再来分析男主李苗苗的性格和家庭。
豆瓣有影评将男主视为反社会人格,我不赞同。男主性格有些类似,同样缺乏同情心,没有悔改之心,对自己和他人都很淡漠。但是李苗苗的逃亡自始至终都是在景岚这个母亲的操纵下进行的。他不像是一个反社会人格,因为做的都是小恶,没有做任何大恶。他是一个冷漠自私、充满暴力的、胆小而又懦弱的孩子。
在分析之前,有一点需要确认,李苗苗干过的坏事儿中,有哪些故意的哪些是不小心?老金一共说了三件事。1. 李苗苗七岁时,父母不带他去日本,他就在房间里跳,结果把奶奶的呼吸机跳断了;2.九岁时,李苗苗为了不让父母离婚,把炮仗塞到蛤蟆的嘴里;3.x岁时(忘了几岁来着),和妹妹一起出去玩,因为蹦床,让三岁的妹妹成了残疾。事件2肯定是故意的。事件3李苗苗有意放任妹妹,延误就诊时间,导致残疾。事件1,李苗苗不是有意的,但成了他悲剧的源头,也可能是导致父母离婚的重要原因。理由是他在整部电影中,都是做的小恶,从不敢做大恶。
在整部电影中,李苗苗给乞丐的汉堡里放玻璃渣,点燃朋友的衣服让他燃烧等等,是恶人。但他只敢对比自己弱小的人动手。如果真的是反社会人格这样的大恶,在面对疯狂追捕他的老金,他不会心虚地逃跑,宁愿冲向电车也不回头(何况他确实没有杀人,最多算是见死不救),而会想办法杀了老金。只有老金吊在会场天台,命悬一线之时,他才敢伸出手,希望解开绳索来让老金死去。他想老金死,但他不敢,只有老金面临死局,他才“勇猛”上前。正常的老金是他潜意识里无法战胜的对象,而吊在天台上的老金,是比自己弱小的,他才敢动手。李苗苗对老金的杀意都如此虚弱不堪。
李苗苗害死了奶奶,这使得他被父母冷漠以待,导致他冷漠、残酷,没有长出同理心。父母的忽视,让他无人看管,使得他敢于作恶。父母,尤其是母亲景岚,过于强大,让他又胆小,只敢向比自己弱小的对象下手。比如蛤蟆、比如他三岁的妹妹、比如心理防线脆弱的小娜、比如天台上的老金。
感谢你看到这里。最后说一点我的感想吧。
在电影结尾,小娜说出:“爱,なし。”的时候,在小娜在象征着安全岛的柜子之中用血画下太阳时,说着“suki太阳、suki草莓蛋糕”时,我被深深地触动了。在临死前,小娜还是只有suki,没有爱。她单方面地爱着太阳、爱着草莓蛋糕、爱着这一切,可是,谁来爱她呢?
我周围有好几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我看了电影后,对他们的经历感触更深(当然,其实我也有点问题,并且我也知道,笑)。对于我们,以及有些同感的朋友们,我想说:或许父母没能成为我们最初的安全岛,但是我们可以成长为自己的安全岛。这样我们就可以涉过这一片愤怒的海,到达爱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