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改名:《安全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涉过愤怒的海 人物哪有什么立体性复杂性,所有人都是脸谱化的,用一句话就能说出来,从头至尾人物的性格是一成不变的。唯一有变化的老金,是一开始复仇心切,然后真相大白的懊悔。除此之外,真的找不到一点人物的变化一点深度了。 剧情毫无逻辑,并不是说人物有精神问题、发疯,所以就不用讲逻辑了。 为什么男生一次次去漫展?因为奇葩。 为什么要自己捅自己?因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没得到照顾,现在病态。 为什么老金看上去很爱自己女儿,却在女儿失踪的时候可以在京都大学自拍咧嘴笑?不知道。 所有的疑问似乎都在想用“人物就是这么奇葩 所以不需要管合理性”一样。 人物的行为是由人物形象中自然而然衍生出来的,而不是拍出来让观众去自己脑补、自己去填补逻辑上断裂四散的不适感。 用低端的手法营造似乎高端的意境,通过这种疯狂的、有精神疾病的几个人的描述,气氛渲染,让影片的结构紧凑了,气氛一直是紧张的刺激的,确实吸引人注意了,so?然后呢? 整部影片讲述了好几位有些精神疾病的人之间发生的毫无逻辑的事情,很多行为让人摸不着头脑。然后最后解释了女生变成这样的原因,是女生小时候青少年身心健康没有被得到照顾,所以影片最后:父母的爱是孩子的安全岛(我们要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往好了想,最后的20分钟还挺完整,主题很明确,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父母的爱的故事,挺好。但是前面90%是在营造复仇的氛围、你追我赶、斗智斗勇的情节,并以此作为卖点大肆宣传。 所以,建议改名为《安全岛》,预告片和各路宣传改为:这是一部注意原生家庭教育问题,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艺片。按现在的宣传,这完全是诈骗。 可惜了黄渤周迅,两个这么好的演员,完全有能力充分展现人物内心冲突矛盾和人物变化的两个演员,碰上这么个不讲逻辑的剧情和这么脸谱化的人物,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