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940,经历多重考验的暗战英雄

昨晚上去看了刚上映的《刀尖》。
《刀尖》是关于抗日暗战英雄的电影,其主线不复杂:1940年的南京,重庆国民政府的军统特务潜伏在汪伪政府内部。两个军统特务,分别是汪伪政府的安保局特务处处长金深水(张译 饰)和局长秘书林婴婴(郎月婷 饰),出色地完成了一系列任务,但是随着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军统头子“一号”戴笠要求下属反共(甚至不惜与汪伪政府合作)。金深水认为都是中国人在抗日,不该同室操戈,而林婴婴更是早就受到中共影响。金深水受林婴婴感召,遂脱离重庆政府,奋战在抗日前线……

因此,这部电影并不是只讲间谍如何潜伏、暗杀、政变的单纯的谍战剧,也更刻画了这些人物在时代漩涡中的个人选择。正是他们做出的选择,让他们完成了自我,给自己评定了在时代中的价值——在《刀尖》中,有人成为英雄,有人成为汉奸;有人狙击日本军官,无法撤退,被围困而死;有人骗自己说是在为中日带来和平,双手沾满国人的血,最后被枪毙。
《刀尖》里的爱国主义可不是空喊口号或宗教式热情,而是一种非常朴素的人类共通的价值观。金深水的妻儿被日本人杀害,所以他毅然加入特工组织;林婴婴一大家人在淞沪会战后从上海逃难去乡下,途中遇到日本兵,女性被强奸,男性被杀害,最后只剩下她和二哥以及两个学徒相依为命。所以,他们俩对侵略者的恨、对赶走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渴望,是这么刻骨铭心,也因此非常感染人。
《刀尖》的同名原创小说是麦家的代表作之一。麦家号称“中国谍战小说之王”,细究起来,他写这类小说有深刻的原因。
麦家1964年出生于浙江富阳县农村,爷爷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父亲是“右派”,从小他就被人歧视,甚至还被老师欺负过。这个孤独敏感的小孩把日记本视作唯一的朋友,写了十几年日记。1981年,他高考考进了专门培养军事情报人员的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毕业后被分到某情报机构工作了一段时间。他后来说当时的同事都拥有罕见迷人的才华和胆识,但特殊的职业却让他们的故事、情感和命运成为秘密。
多年对写作的坚持,对人生的观察,独特的学业背景和职业素养,终于使得麦家走上独树一帜的创作道路。
如果读者想要从麦家编的故事里看到传统侦探和悬疑故事,多半是会失望的。麦家有很强的叙事和推理能力,可以制造悬念吸引你一口气看下去,但他并不是制造一个大谜题到结尾解开或翻转,而是一直以人物为中心构造他的叙事迷宫。他笔下的人物自有信念,为自己的命运和责任而行动,拥有一种超越故事性的英雄哲学。

林婴婴这个人物,是我觉得近年来国产电影里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扮演者郎月婷有一张古典美的脸,穿着那个年代处于传统和西式之中的服装,好有韵味!古典的细眉细眼非常耐看,又透出坚强和果敢。初出场,她一身西式的大摆红裙,配着短卷发,是迷人的民国交际花;在波诡云谲的汪伪特工处,她借刀杀人,让死忠汉奸死在日本人手下;后来更穿着细腰长裙,以柔弱大小姐面目示人,四两拨千斤地打掉日本联络官的猜疑;在刺杀日本细菌部队头目时,她用一根代表祭奠爱人和亲人的白头绳把头发扎起,穿着深蓝色风衣,英姿飒爽。外形的美,配合着她内心的美。她对亲人朋友的深情,就等于对祖国的爱。
对于林婴婴在电影中是孕妇这一点,还是颇有一些争议的。但这要考虑到时代背景:当时虽然是战乱年代,但国民的生育意识很强,生育率也高于现在。再者,当时要打掉一个孩子的危险程度,不亚于把孩子生下来。何况,她虽然很憧憬生下这个遗腹子,却并不是那种保胎大过天的孕妇,在需要她出手的时候,她是毫不犹豫、无视个人牺牲的!所以她的怀孕,让故事多了一些波折,,且还有一层象征意味——新生命在艰难环境下的诞生。
张译的演技非常出色,导演高群书说“他饰演的他饰演的金深水和角色名字紧紧贴合,他只要站在那里就是那个角色本身。”
这么说吧,由于他的演技,我越看他越帅,甚至看到歌舞祭刺杀那一幕的时候,觉得他很像陈道明!

以前可能大家还常讨论男女之间有没有纯粹的友谊,看了金深水和林婴婴,我相信没有人再怀疑这一点。他们俩的友谊始于并肩战斗:暗杀密码专家;巧妙设局杀掉汉奸;林婴婴的丈夫去世,金深水帮着一起埋葬他。再接着他们看到军统的自私疯狂,金深水跟着林婴婴,站在了地下党这边。在没有任何组织、孤军奋战的时候,他们又分别混进日方庆典会场,分进合击,刺杀细菌战头目。他们之间的感情超越男女之情,甚至超越了一般的友情,他们是怀着同样的信念并肩战斗的战士,是可以托孤之人。这是战友之间、英雄之间的大爱!
我在南京这么多年了。看到《刀尖》里那些场景,每每有所触动。在南京,湖南路一端是军区司令部, 1935年汪精卫在这里的大楼门口台阶上被刺杀;鸡鸣寺边美丽的绿色琉璃瓦建筑群,如今是政府大楼,当年国民政府和汪伪政府也都在里面办公;紫金山、玄武湖、总统府、夫子庙、颐和路民国建筑群,每一处都诉说这段不寻常的历史。《刀尖》里为抗日而奋斗的特工们,代号都是“玄武湖”“牛首山”“莫愁湖”等等,昭示着他们夺回大好河山的决心。其实《刀尖》里很多场景是在杭州拍摄的,比如雪后初晴的茶园,深夜泛舟的西湖,密林之中的别墅。但南京和杭州的植被和水是相近的,电影里精心拍摄出的那种水汽氤氲的江南之美,衬托着1940年扑朔迷离的、杀机中藏着生机的南京城,每一帧画面都可以定格保存。

《刀尖》和麦家编剧、高群书导演的另一部电影《风声》,在时代背景、题材和运镜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残酷的刑讯场景也似曾相识——血腥可怕至极,但是一想到这些竟然是真实存在过的,就更令人毛骨悚然了!但是《刀尖》比《风声》的时间跨度更长,是从1940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五年。在这段难熬的岁月里,以金深水和林婴婴为代表的特工,经历了多重考验,有的活了下来,有的却再也无法亲眼看到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成真了。对于这些为理想而牺牲的人,我们当致以最大的敬意,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