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桥14号
评论
魔鬼的计谋
2023-10-25 09:02:30
已编辑
北京
涉猎各种敏感题材,直击社会真相,玩得就是心跳加速。前有《单身即地狱》《体能之巅》,善男信女,满屏肉欲。
《游戏的法则》《大逃脱》《女高推理班》,全都是他一手制作。而《魔鬼的计谋》就是大写的《大逃脱》实景+《游戏的法则》代餐版。全实景搭建,豪华公寓之余,还有墓穴形态的地下监狱。不愧是网飞爸爸,每一帧都能感觉到经费正在熊熊燃烧。演员、歌手、主播、律师、医生、扑克玩家、旅游博主、围棋选手、发明家、天文科学家……演艺界“脑性男”代表,汉阳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的河锡辰。首尔大学毕业的李偲源,本职是演员,兼职拥有包括透明口罩在内的十多项专利发明家。曾担任青瓦台咨询委员,在火箭发射现场负责解说,现在运营着科学视频频道的大V“轨道”。12位参赛选手,在密闭的豪宅中共住12天,白天为淘汰游戏,晚上为奖金游戏。赢得比赛的,将获得特殊货币皮斯,最终获得皮斯最多的一位,将成为总冠军。每一轮游戏中,都将有两位选手必须进入监狱,在黑暗中度过一夜,直到第二天的游戏开始。唯有相互依靠,团队作战,亦或是全凭脑力,单打独斗。豪宅里就是一个小社会,为了利益可以结盟,为了生存也可以背叛。从第一场游戏开始,豪宅里就形成了十分鲜明的阵容分布。一边,是以李偲源、金东载(大学生、职业扑克玩家)为主的联盟队伍。市民唯有抓到狼人,才能够获得胜利。否则市民将在病毒感染下,一个一个死去,最终狼人获得胜利。为了保证市民的胜利与权益,轨道一开始就跳出来表示:有一个市民胜利的绝对法则,那就是大家保持距离,都在同一环境里,不做过多的移动和接触。正当市民团队想方设法维持和平主义的时候,有着功能职责的“记者”验出了其中一匹狼。“记者”迅速被狼人“杀死”,而李偲源也被“警长”抓到迅速铲除。正当你以为,市民队伍胜利在望的时候,突然又杀出了意外。与李偲源紧密结盟的金东载,不顾自己身份好坏,不断打乱视线,保护狼人阵营。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胜利,而是在第一天就赢得盟友的信任。而从第一战开始,李偲源、金东载所组成的强者联盟,也成为了众矢之的。轨道借由着强者联盟的背叛与胜利,以“帮助弱者不被淘汰”的理念,迅速地将胜者之外的其他人,聚集到了一起。像是产生了某种强烈的吸引力,大多数人开始依靠轨道,来获得胜利。轨道会制定完善每一个游戏的策略,左右所有人的行动,来实现他所希望的“团体的胜利”。在需要团队作战的奖金比赛里,很多人放弃了独立赢得皮斯的做法。而是听从轨道的安排,拿到更多的皮斯,最后进行均等分。但这毕竟是一个有赢就有输的淘汰制比赛,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和平。他既不归属于其中一个联盟,也不追随轨道的拯救理念。只要有实力,听从自己的决定,即便输了比赛,也比成为某一方的寄生虫要来得光明磊落。这里不仅是脑力的对决,更像是一个针锋相对的王国之战。而最终的结局,总是会朝着你不敢相信的方向,发生逆转……虽然节目中不乏冗长又难以理解的游戏规则,但却丝毫不影响身为观众的沉浸感和代入感。单纯的记忆力测验,无比复杂的图案集结在一张图片里,要发现其中的细节与关键。或者是人脸识别,记住关键特征,以细微分别找出同一个人。敌我不分,思路混乱,记忆力考验之余,还有十足的稳定与抗压能力。实际上调用的还是基础的运算法则,心理的压迫和紧张,才是最为关键。原本已经在本子上运算好的排列组合,很有可能因为对手的赌注变大,或是运算结果的精妙,而陷入再次混乱。其实人生也跟这场游戏一样,你以为手握经验、知识,势必能够站在实力的制高点获得胜利之时,往往心态却才是真正的关键。《魔鬼的计谋》像一个微型社会,一边是虚伪的绝对理想主义,另一边则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身在乌托邦之中,对利己主义嗤之以鼻,渴望向理想主义靠拢。却未曾想过,理想主义的真实面目,是实现最终的利己。比起以正义伪装善良与和平的虚伪,这份勇气更显得珍贵。“别掉进他们的计划,变成棋子。照你的自由意志行动,光荣地战死”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酒仙桥14号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