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错乱版本的答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截屏美团购票记录的时候要求我评分,回想了一路的回想,给这个故事打4星,底下接着要求我写下影片评价,tag是#故事没有答案。想想回家的路上我的确想要给这个故事安装一个答案。接下来是我尝试梳理出来答案的正文。
时空错乱版本的答案
疯子实际上是马哲的儿子,儿子小时候被查出来有10%的概率智力发育不良,老婆立正言辞双方家庭没有精神病史(实际上可能是马哲隐瞒了自己在云南的过去,包括酗酒酒,虚假的三等奖,伪装很有规划等等),坚持要把孩子生下来。电影里的一年后也能看出新生儿喜欢玩水,喜欢在水上铺着的毛巾上面放东西玩,画面镜头一转到新生儿的脸,眉眼跟疯子很像,一双眼睛分的很开看起来很呆滞的样子。猜测是长大后智力发育不良,马哲瞒着老婆(或者是二者商量)抛弃了儿子,儿子被老太婆收养。推测马哲是酗酒且有暴力倾向的,遗传给了儿子,儿子在老太婆家寄养的时候总是拿老太婆赶鸭子的绳子虐待老太婆,最后有一天老太婆在河边被疯子一刀杀死后,刚好被男扮女装的大波浪理发师看到,理发师有流氓罪前科实际上是被冤枉了,监狱里呆了7年也心理变态,即使最后马哲救回了吃安眠药的他,还是被疯子刺激到跳楼。朗诵诗人的死也是疯子加在马哲心上的另一道阴影。最后马哲查案的时候逐渐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跟云南的前同事打电话沟通不存在三等奖的事情,自己原来是处于酗酒的状态;自己丢掉老婆的拼图但是实际拼图却完好无损挂在家里;以为自己杀死了疯子开了四枪,实际上数子弹一颗没有少。可以察觉到自己处于精神分裂的状态了,最后在河里碰到在岸边的疯子的时候也不留情的下了狠手,想去除掉知道这个秘密(自己是个精神分裂患者)的儿子。根据最后的颁奖情况说是重新将傻子送回了精神病院严加看管,最后神情恍惚的领了三等功奖项。
这样分析的情况下或许可以说得通。其中还是有几个解释不通的点,比如和老婆拍照时偶尔看到取照片的那张照片里到底照到了什么?老婆在故事里的角色是正面的吗?老婆对他是警察的滤镜很厚,但是他本人却抵抗那身制服。徒弟最终应该是成为背锅的人,马哲成为领取荣誉的人。马哲与老婆认识的第一首歌正是打开犯罪现场卡带的第一首歌。乒乓球是什么寓意?
看完这部电影没有立马搜索影评,自己在回家的路上反复圆出了这个假设答案。记得影评放完影院大家都挺疑惑的,听到有人说:这就结束了?说出了我的心声啊!看似答案要露出水面了,但是没有明确下来。对朱一龙的演技有点突破刻板印象,马哲这个角色,消瘦的身材和刻板的颧骨,常年皮衣让我想到了初中的班主任谁敢信,台词功底也不错,一点没有出戏。甚至前几个画面我都没认出朱一龙,直到他到电影院的小阁楼,天台泄下来的微光才认出了他的轮廓。偶然看到他毕业于北电的,怪不得很少出现在电视上,多在电影上看见他了。
真的很疑惑我所想出来的答案是否是标准答案!这部电影是让人回味的!有机会我会找出原著看一遍的,余华的写作风格很朴实,这部带点悬疑的小说如果不拍成电影很难进入大众视野吧,不过总让我感觉到差点什么,是种郁结在心里的感觉。有机会对照原著再完善下此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