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冷眼垂视它的产物

一场发生在河边的凶杀,就像蝴蝶的翅膀,带出一系列怪诞又离奇的事情。追根溯源,是sm爱好者王凤霞,领养原本老实温顺的疯子,把他规训成施暴者,最后在极致的“快感”中走向灭亡。又因为马哲的刨根究底,间接造成王宏婚外恋、许亮异装癖的暴露,也间接地促成他们的死亡。在河边发现错误、在河边寻找错误、又在河边犯了错误。
悲剧的源头是王凤霞吗?是。但造成王凤霞享受凌虐的,是她家暴的丈夫,也是那个时代,压迫在她的思维、身体、精神世界上。
又或者说,“疯子”是影片里的每一个人,既是生物意义上的那个疯子,也是喜好虐待的幺四婆婆、异装癖甚至是性别认知错误的许亮、婚外恋寻求精神慰藉的王宏钱玲、执著探寻真相过分追求逻辑完美的马哲(我认为那个小男孩,也是他内心的影射,不合群的、大胆的、心心念念想见到凶手面容),还有那些汲汲营营、平庸度日的领导同事、冷眼旁观置身事外的路人甲。他们都是时代的产物。
余华的文字干净直白,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冷静叙事,影片则更加沉浸式,更能看到马哲崩溃的、迸发的感情。原作行文间透露出的冷酷,具化到影片,就成了雨,滂沱的、绵延的;也是无人时,冷色调的树木荒草,静水深流的河流与月光;是马哲在溜须拍马的职场格格不入,更是他在餐馆,身后是喧笑,角落却坐一个臆想中的疯子,他在满堂煊赫中沉默地抽烟、喝酒。
朱一龙演的太好了,他每次的呼吸喘气,目光的游离闭合,甚至是吸烟时吐出的烟雾,都是受他控制,跟随剧情与人物变化而变化的。🥺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