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疯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疯子疯了,马哲疯了,我没疯;
疯子没疯,马哲没疯,我疯了。
在观影后,我对真实的凶手特别关注,凶手到底是谁?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查了原著中的情节,小说情节及内容可以概述为:《河边的错误》小说讲了一个江南小镇上发生了凶杀案,刑警队长马哲前往侦破的故事。刑警队长经过重重波折,发现杀人犯就是老婆婆悉心收留照顾的疯子。因为在法律上无法将疯子绳之以法,疯子逍遥法外且又犯下连环惨案,忍无可忍的马哲开枪打死疯子,为逃避法律的制裁,迫于妻子和局长的哀求下竟承认自己是疯子,进了精神病院。

电影超脱了小说,在结局的处理上不相同且电影的胶片颗粒感十足,在反映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生活细节上也十分细腻。总而言之,即便看过了小说也是可冲电影的!

言归正传,凶手是谁?我也不知道,或许电影中的凶手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叙事手法、情节、画面、人物表现力。我与知乎博主林恩的观点一致。从情节的展开与叙事角度来看,影评更注重刻画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大。马哲的精神崩溃离不开职场业绩压力与家庭育儿生活压力,而其他人也各有各的困境与压力。许亮异装癖不堪世俗眼光的压力最终自尽,钱玲与老诗人(甚至是她的老师?)恋爱不被世俗与父母接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