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不止三万里

“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唐诗,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个体记忆和群体记忆,这些诗句在岁月流转中入目浸心,在血脉里奔涌。《长安三万里》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为线索,带着观众一起梦回大唐。呈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大唐诗人的群像。观众也在影片中感受了繁华的都市,也穿行了大漠的边塞,一起在江城五月的黄鹤楼共赏玉笛飞声,也在烟花三月一同徜徉锦绣扬州。 初读不识诗中意,在读已是诗中人。唐诗的瑰丽和奇伟,至今仍有着生生不息的力量。诗歌从来不是语文课上的刻板背诵,也不是浮于表面的华丽词藻,而是个人的臣服,时代的变化,是世事起落,山河大地。少年时的李白和高适,相信心中的那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之日,立志要横刀立马报效国家。今天的我们,何尝不是拥有一样的热血,一样的豪情。中华文化精髓不仅体现在盛唐风韵,诗词歌赋上。还会跨越时代,则是在每一个平凡人的生活中。这就是唐诗的魅力。 有人可惜说曾经盛世的长安不在,说长安城在战乱中毁于一旦。但正如电影中所说的,诗在,书在,长安就在。这也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深厚,和唐诗在其中占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 总结,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自信。也让唐诗在人民的心中得到了更多的认识与了解。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