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园望断无寻处。

一、笼中 “ 鹦鹉宅西国,虞罗捕得归。 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帷。” 女人们灵动、美丽、多情,就像那被逗弄的鹦鹉,一朝被捕,魂魄尽失。周冉在水中轻盈得就像一条鱼,可那低沉的嗓音出现了,她还是被水淹没了。鱼,还是被一刀一刀精心地生割了。 他明白你需要什么,知道你喜欢什么,千方百计逗你开心,放弃尊严为博你一笑。你看着窗外的天气想着他那边正在下雨,你走在路上想到他就笑出了声。你的生活被一个虚幻的男人无孔不入的包围,你觉得虽然世界很冷,但你很暖和。 二、大雾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影片中处处弥漫的大雾,让我想到《红色沙漠》中无处不在的大雾,将人与人之间、人与城市之间虽近在咫尺却我仍“不可见”。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那么孤立无援、形单影只,每个人都想大喊,然后悲哀的发现自己早已失声。“交流”的不可能,“反抗”的不可能,“解脱”的不可能。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普及,使得现代社会成为“零隐私社会”,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成为被监视的对象。在这真假难辨的现实世界,“单向度的人”,尤其是女人,她们的情感与真心愈发成为能够被利用且十分好用的筹码。 周冉头脑发昏恨不得将一切都献给屏幕后的“爱人”,像极了陷入爱情中的你我。于是掉入所谓“杀猪盘”,情财两失,空留余恨。可当对方拒绝接受信息那一刻,她知道她赌输了,是啊,别以为她不知道自己在赌,她是头脑聪明的知识分子,但她甚至在拿五十万来赌。她在雾霭茫茫中伸出手求助,她知道不是救命稻草就是毒绳一根,但她伸出了手。所以,那些认为被杀猪盘的女性是单纯恋爱脑被骗昏了头的,未免太单纯了。 三、残月 海浪翻涌,夜色寒凉。她用尽全力救出他,残月之光竟也有片刻明朗。她穿着绿色的衣服,像一个精灵。她说要让他以更大的代价偿还,她要让他爱上她,然后再狠狠伤害他。 然而你注意看周冉从始至终的眼神,你看林致光和许照的眼神,你能说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演戏都在骗人吗?你会突然变成演员说哭就哭,你会和一个恶心的骗子接吻吗?所以动人之处全在这真真假假之间,震撼之处也全在这朦朦胧胧之间。 你有没有发现,虽在大城市有着算是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但来北京十年的周冉却无甚存款,六十万是父亲给的,让三十岁的她回老家买房定居。和父亲通电话她无声的哭了,至亲却不能理解她内心深处的痛苦无奈,她不敢说,也不能说。她朋友庞女士烟不离手,信奉神佛,托大师点长明灯,旅行箱装满了啤酒。你会看到她们那想逃却逃不掉的生活,想逃却逃不出的人生。本以为可以借一方屏幕的微光照亮黑暗窒息的现实囚笼,在爱情的乌托邦里可以做一只快乐的小鸟,在另一个人的心里可以寻一处桃花源,然而她们终究连爱人之心处都不可抵达,终究掉进了微小屏幕后披着桃花源外衣的无敌黑洞。 四、反杀 我特别喜欢的一个长镜头就是“最后十五分钟”的火车对视。情感拉满。不仅仅是审视的,还是怨恨的,爱恋的,同情的,以至于理解的,同感的,心疼的,太多太多可解读的空间了。 而后一个最不应该的镜头和结局出现了,把整个片子的艺术境界全面拉低不知道几个度。 周冉放走他了。他不逃了。他就没回来过只是周的一场梦。周就没跟来过只是林的一场梦。赵骑着摩托车面带灿烂笑容,系着飘扬的红围巾,冲向大海再无踪迹了。好多种可能,也都各有意蕴。但不怪导演和编剧,🇨🇳电影该有的结局只能如此。 挺喜欢这部影片。希望大雾散尽,真情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