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与余佳恩诠释出的幸福!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人总是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轻易牺牲掉当下的今天。年轻人羡慕中年人的财富,中年人羡慕老年人的闲暇,老年人羡慕年轻人的健康… 《无与伦比的美丽》里张清说:“二十岁的时候,我没什么钱,但有很多很多的欲望,我要有好的衣服,好的包。幻想着三十岁,就不是小朋友了,就会有更多人尊重你,你一定也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了。可你看我从经理,总监到总经理,一路升上来,好的包有了,好的衣服也有了,但是焦虑和不安一点也没少。” 余佳恩又感慨地说:“二十岁的你们在荒废里找自我,三十岁的我在挣扎着求重生,四十岁的张总在现实中找突破,与其想着总有一天会幸福,不如看看眼前肉眼可见的幸福。” 其实,幸福是一种技能,是一种直观感受,而不是未知明天的客观现实。我们把明天想象的越美好,今天就越容易不被珍惜,今天就越容易被忽视被浪费。 就像张清二十岁时觉得有好衣服好包是好日子,会幸福。可真到了三十岁,物质有了,地位有了,但焦虑不安仍然如影随形,幸福感仍然没有那么强。 有人觉得有钱了会幸福,有人觉得成功了会幸福,有人觉得遇到真爱会幸福…总之人会单纯地觉得欲望得到满足就会轻易收获幸福,可现实往往会啪啪打我们的脸。 因为我们总是过度关注明天那些欲望,而忽视今天可以收获的小小幸福感。因为我们以为明天那些欲望实现了,就会到达幸福的终点。因为我们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屡屡被外事外物外人带跑偏… 幸福是一种技能,是一种直观感受,它需要我们接受并克服自我的种种不足,去关注当下,关注我们自身,关注生活本身,观察身边人与眼前事,在这些人与事中感受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小小幸福。 然后将其内化成一种每天必练的技能与习惯,不断累积叠加,最终质变。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欲望得到满足后,不那么焦虑,不那么不安,而是坦然淡然地去接受并感受到属于今天的那份幸福。 就算被满足的欲望里有所不足,有所缺憾,亦或结局不好,但我们在那里收获过的幸福感是不变的,是存在的,是值得珍藏的。 憧憬明天的美好可以有,关注珍惜当下今天的幸福必须有,因为没有认真的今天,就没有美好的明天,更没有充满美好回忆的昨天。 珍惜今天,珍惜当下,珍惜眼前值得的人,做好眼前该干的事,在这之中感受幸福,品味人生,这才是一个人收获幸福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