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些记忆训练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胡歌以笨拙、不善言辞但足够真诚的悼词写作者的形象出现,电影的开始在父亲和开火锅店的大哥两位逝者之间切入,紧接着是猝死的创业CEO、患癌的阿姨和自杀的配音博主。通过闻善的视角,每个故事我们都浅浅地窥到一个剖面,但每个也都有令人触动共鸣之处。
兄弟姐妹之间自童年以来的矛盾羁绊,在种种付出、比较和不理解中间,死亡突然到来,人的情感似乎永远被困住,再难以和解。
两代父子之间陪伴和沟通的问题,故事有些老套,小孩子也有点早熟得刻意,但黄磊的表演意外地让人觉得可信。嗯男人面临的社会压力、不擅沟通表达、对亲情的忽视,不好意思,不理解,不共情。
创业公司更像是北京城市生态的缩影,要透支多少生命才能让一间公司从地下室搬进有落地窗的大厦里?
面对人生倒计时的坦然与豁达,那段火车20个小时的回忆非常让人动容,一个女人面对丈夫出轨时从迷茫不安到理智回笼,认清自己的责任与所求,男人20个小时后的出现显得滑稽。这段倒计时生命的不断延续也给了闻善生存的意志。
女网友的出现是整部片子最鲜妍明亮的一笔,她的神经兮兮、夸张的反应、追寻逝世网友生命痕迹的执着都透露着闻善最缺乏的东西——一种野蛮的生命活力。由她将故事转向闻善,促使他开始自我的审视、打破自我封闭都是再合适不过的。
闻善这条线上,小尹的存在有一种能够让人心领神会的新奇,但是故事的结束令人迷惑,小尹换掉了毛衣、长出了胡茬于是便……消失了?闻善也骑车出了一身汗于是便顿悟了?这个结尾是有些潦草的。
整部片子讲故事的思路简单明晰,没有煽情没有戏剧性的大起大落,不疾不徐令人舒适的节奏,镜头语言也是工整安静的传统文艺片风格。
以上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迪赖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