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人提,但《芭比》本质还是玩偶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开始以为只是普通的美式甜心粉红泡泡,本人对女权也没什么热情,颜色也非常不喜欢芭比粉。直到看了的网友分享说《芭比》其实不够女权,反而激起了本性别平权主义的兴趣。
然而去看了之后,我感觉这部片比我想象的有深意多了。
它不是一部女权主题,它其实是芭比这个玩偶品牌的一个概括。
主角选了经典芭比,因为她代表整个芭比品牌诞生的初衷。
为什么是经典芭比第一个出现问题,而不是其他芭比?因为其他芭比背负的期待非常具体,想要冒险,想要当总统,想要当医生,想要当宇航员……可是经典芭比没有,她只是最普通最单纯的想要美丽。
这样的愿望是最模糊而容易被动摇的。
与芭比对应的是肯,这个角色本质和芭比一样迷茫。肯作为依附于芭比的一个副产品,他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所以一开始他只能千方百计争取芭比的目光,来到现实世界之后他找到了新的动力——父权,但依旧无法填满心中的空洞。
影片中非常重要但是被忽略的一句话,玩偶的烦恼来自于玩偶的主人心境,即便玩偶不想,也不能不被左右。
这句话也是影片最后,芭比想要变成人类的真正动力。
不是什么女性意识觉醒,不是什么对理想世界的厌恶,芭比一开始的态度很明确,中间也展现过态度。玩偶想要的是一成不变,想要的是永恒的美梦,想要的是每天狂欢不停歇,每天快乐没烦恼。
可是人类不能。人类面临非常多的困境,世间眼光的压迫、生存压力,甚至最亲近的人不理解。而芭比作为一个主打女性客户的玩具品牌,承受的更多是女性的压力。
有人拿芭比发泄,做出各种丑怪芭比,将世间对永恒美丽的女性形象解构发泄到芭比身上。这种世间的恶意还会伴随着时代而改变,一开始也许是单纯的破坏欲望,现在变成打着女权名义去抹黑经典美女形象的话术。这样的看法不单是对经典芭比的厌恶,也是对整个芭比品牌的重创。
肯的压力也是现实中男性压力的写照,想被肯定,想得到关注,想要变酷,可是往往用错误的手段适得其反。
可是芭比诞生之初的愿望非常简单,创造者把对女儿的美好愿望寄托在了玩偶身上,帮她打扮,留住她美好的样子。给她创造尽可能多的可能性,给她创造男性的伙伴,让她的虚拟理想乡也尽可能的丰富多彩。
然而玩偶终究是玩偶,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能被动的承受他人的目光。
所以芭比想要自我,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想要脱离他人的眼光。
导演坚持不能删除,也是最有深意的画面,是芭比第一次来到现实世界,面对现实世界对芭比形象的恶意沮丧不已。
她以为芭比生来就是被爱的,但是她看到那个和世间对女性年轻、美丽、时尚的期望完全不符合的老奶奶,芭比发出的赞美,不仅是女性对女性的肯定,而是能够不在意外界眼光,拥有自我肯定的羡慕。
“你真美。”
“我知道。”
这次才是《芭比》真正想要表达的灵魂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