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中国人的神话血脉成功打通

我是在IMAX厅感受封神的,开场战争过后雪花落在死去的士兵眼睛里,光这一幕便深深地震撼了我,后来才知道,这是实体制作出来的模型,再加以特效,我感叹乌尔善导演对电影的把控,也很乐意见到中国电影不再是“五毛钱特效”这样的评价,不过影片制作周期长达6年,也导致特效水平会有些许的参差不齐,不过能够理解。
对《封神》的评价,我们不单单的是从历史背景神话故事和剧情编排方面,从诸多的幕后花絮之中,我们也知道了,完成这部电影的不容易,对演员的培训、对美术的创新,甚至是对声效的把控,处处体现制作团队的用心。故事只要看过了,大家都能够理解明白,但难就难在,国人基本都看过老版的《封神榜》、《封神演义》等,珠玉在前,如何做一个原创的,具有创新性的,如何讲述讲好中国人自己的神话故事,我们在《封神第一部》中找到了答案。在服装的设计上,能遵循中国殷商时期的传统,朝歌的宫殿场景、人们的文化习惯、行为方式,都很符合那个时期的传统,在角色塑造上,属于中国男性的热血与刚毅,也十分亮眼,演员们真的很敬业。特别是妲己这一角色,过去的许多影视中,妲己一直以“坏女人”的形象出现,但乌尔善导演根据神话传说,将解开血脉封印、妖精化形、融入人类社会做出了衔接与串联,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初探人世,空灵动人的妲己形象,角色动机饱满,立体生动。再比如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姬昌,对统治者的忠诚、对故土的眷恋、对天命的无奈、和对亲情的不舍,他的表演层次丰富,台词令人动容,并没有因为身体的负担影响角色的塑造,反而更加令观众为之揪心,老演员的敬业精神值得敬佩!
封神上映后,在社会各界引发了诸多讨论,票房和热度均居高不下,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演员,也因此受到关注,封神制作团队甚至还出了与奶茶的联名活动,这无疑是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观众对神话故事的好奇,引领他们走进电影院观看封神故事,而刻在骨子里的神话血脉,又重新激起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