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奥本海默》对于人类的心理矛盾的描写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喜欢《奥本海默》对于人类的心理矛盾的描写。
奥本海默,擅长理论研究,眼里有整个宇宙;但他觉得这些东西太远,无法拯救当下的“水火”,于是便投身实战,直至造出了能改变世界的原子弹。
他不知道原子弹打的不仅仅是坏人吗?他知道。但可笑的是,想要阻止战争竟然得用这种毁灭世界的方式。
实验成功之后,他对今后世界走向的担忧,实际上远远超过了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但面对拥趸者,他还是在发表会上顺着众人的情绪,说了一些大家爱听的场面话。
“审判者”质问奥本海默是什么时候产生了负罪感,他其实从事件伊始,就已经在一步步踏入这种纠结。一开始,是理性占了上风;后来,感性的部分越来越凸显,直到被杜鲁门嘲笑“别让那个爱哭鬼再进我的办公室”。
有些天赋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有时候确实像是一种“惩罚”。等老天爷惩罚够了之后,才会放人“自由”。
《奥本海默》总体上来说是一部很棒的电影,虽然对于女性角色真的不太友好,但从人物传记角度看,真的很优秀。
180分钟的长度,刻画了奥本海默的一生,主要讲述了奥本海默从研究院到造原子弹前后的故事,中间穿插着晚年时期政客们对他的审判。
政客们太知道怎么磨人了,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长时间的问询,从过去的蛛丝马迹里,“抽丝剥茧”地给人安上叛国的罪名。
除了主人公之外,电影里刻画的几位科学家、将军、政客,也很有意思,能看到人类的多面性。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某某某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