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后劲很大,要写个影评消解消解

为了爱与责任,奥本海默倾尽前半生成为了“原子弹之父”;也是爱与责任,让这位原子弹之父在后半生极尽所能阻止他开创的事业继续发展。他从对量子物理的探索中看到了物质世界的“空”,却仍对这个“虚无不实”的世界充满了爱 ,哪怕为此背负误解、责难、甚至是迫害也在所不惜… 历史的玩笑总是这么不可思议。
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量子物理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形而上之“道”的窗,人类第一次得以在科学路径下,窥探与讨论世界的本源,科学与哲学之间有了一座若隐若现的桥。能靠近这座桥的那些伟人是幸福的,哪怕他们也会被现实裹挟与纠缠、被俗世不公地对待。
诺兰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从没让奥本海默的眼里出现被苦难折磨后的悲哀,甚至连懊悔也没有。我们从主演基里安坚定而深邃的眼里读到的更多是悲悯和担当,更有种不属于我们这个维度的超然,甚至为了强调这种超然,诺兰还专门把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在河边的对话放到了影片的最后。是啊,如斯特劳斯般的人物永远想不到,“他们也许只是在讨论更重要的事”…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