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应该被打破

先来说说打分,我给的是3星,主要是基于我当前的认识打的。有可能现在年轻人并没有电影中那么的“执拗”,所以我看豆瓣的分在7.5,也并不高。
选这部电影的动机:自己出生在一个不怎么正常的家庭,所以想强化自己作为男生应该肩负起的家庭责任,也就是说这是针对我的自身出发选择的这部电影。
对比:看这部电影让人不能不联想到题材相似的一部电视剧《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相比于以前的剧本和老戏骨,还真的没有办法对比,差距太大。
整体感受:剧本情节设计跨越和台词过于老旧,从演员表演来看,女主和两个小朋友的演技可圈可点,其他演员的并没有印象深刻,包括男主和女律师在内。
1、剧情设计 (1)好处 1> 女主同女律师从第一次的家暴开始回忆,连串的多次的家暴,打架的尺度越来越大,短时间系统的刺激观众的神经,起到好的效果。 2> 女主为了照顾孩子选择忍辱和男主同居,之后画面直接切到一块带血迹的石头上,反转一下子就起来了,让人想起了鲁迅那句经典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的经典名句。 (2)不好 1> 女律师在街边摆摊接案子的桥段太狗血,现在都是互联网时代了,这种设计太落伍了,让人觉着是在看老旧电影一样。 2> 女主离婚又因为小孩同居在一起的剧情设计太假,生活中正常的女性不会把自己让火坑里跳。 3> 男主和他妈之间的故事没有交代清楚,有个情节是男主给他妈端面吃,他妈把面打翻了,这里塑造的应该是儿子怕母亲的人设,结果到最后法庭上女主又说他妈身上的烟疤是他儿子烫的,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2、演员表演 (1)好处 1> 女主在法庭上的自白,回答女律师提的问题“为什么用石头砸死男主后还要不停的砸”,女主从不说话到慢慢的解释,再到情绪失控但是理智在线的仔细解释,一气呵成,正好遂了女辩护律师的心愿,在法庭上对审判官判罚提供了充分的人情方面的讯息,为她的轻判做了铺垫。 2> 两个小朋友看到男主对女主家暴,当男主看到孩子在场后,还不停的殴打女主,两个孩子的表演真情流露,应该是被吓坏了。 (2)不好 1>男主在影片刚开始,导演有意要向观众展示家暴的场面,结果男主就扯了下女主衣服,然后就开始“表演“,个人感觉演技过于夸张,好像把女主杀了一样的恐惧、道歉和自责,尺度把握不好。 2> 地下车库那场家暴,女主演出来的是惊慌,没有把严重家暴后的受伤表现出来,所以电影自始至终家暴的表现更多是化妆师的功劳,演员基本上没演出来被家暴后的受伤状况。
最后,对我自己的感悟:找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善良,有才华、懂礼数的人结婚,把“互相伤害”扼杀在摇篮里,余生恪守“不打女人的底线”,祝我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