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花——禅意之下的自我救赎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题记 我一直认为一部剧优秀与否的最大区别,是它所呈现的精神内核和主题境界。现在有些剧可以说没有内核,有些想呈现但最后的效果很破碎,只有很少部分能传达出有价值的、打动人的内核。《莲花楼》就是这样一部难得的电视剧,其中突出表现在主要人物“李莲花”的身上。 最初吸引我去看的就是李莲花的人设。就像演员成毅在采访里说的那样:“以往大家可能读过的小说,大部分都是小人物到大英雄的成长,那么《莲花楼》里面的故事呢,他是一种逆向式的人生,是大英雄变成小人物,是天下第一到乡野游医。” 曾经的天下第一、武学奇才李相夷,十六岁相宜太剑名满天下,两把佩剑“少师破万钧,刎颈化柔骨”,十七岁一手建立江湖第一门派“四顾门”。雨夜不必撑伞,直接用内力震开雨水;为博美人一笑,在扬州屋顶上一曲红绸剑舞,引得城中万人空巷,只为争睹那红绸一剑;见梅苑梅花,欲折梅十七朵,赠予四顾门女子十七人,便与东方青冢比武,折梅而去。 但东海一战,李相夷身中碧茶之毒,和金鸳盟盟主笛飞声生死一战,二人双双沉海。师兄身死、挚友下毒背叛、爱人分手、四顾门五十八位高手殒命东海,四分五裂,这一切共同促成了“李相夷”的死,而造就了“李莲花”的生。消逝与新生,此起彼落。 李莲花会因为种的萝卜肚子顶出土,差点痛哭流涕;会因为最初身上带着伤又没有钱,把那块“赐生则生,赐死则死”、江湖中无人不知的的门主令当了五十两银子,之后攒足了银子想赎回来,却舍不得手中的银子而犹豫;会宽恕曾经给自己下毒、毁了这一身绝世武功,但真心悔过的云彼丘;会一次次动用内力救人,哪怕是以加速生命的消逝为代价。 从天之骄子到一个普通的江湖游医,从不宽恕任何人到宽恕所有人,从执着到放下,从俯视众生到成为众生。李莲花的身上有一层禅意和佛性,就像他的名字来处——“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 十年的时间,他让自己从心怀仇恨到宽恕一切,渡人也渡己。他学会了放下,学会了生活的真谛就是生活本身,也明白了生命只在刹那呼吸间。 于是这时的他,才可以说出:“碧海青天,晴空万里,我楼后的油菜开得鲜艳,门前的杜鹃红得一塌糊涂,明日我可以出海,后日我可以上山,家中存着银子,水缸里养着金鱼,这日子有何不好?”可以在笛飞声问他这十年都做了什么的时候,说这十年学会了做菜,学会了好好生活。 故人展云飞在多年后与李莲花重逢时,道:“你现在这样,很好”,这也是我想对李莲花说的话。 “去去重去去,来时是来时”。江山多年,变化万千。故事的最后,少师沉,刎颈碎,世上再无李相夷。这时的李莲花,从最初的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到最后的见山还是山,得到了真正的自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有些人弃剑如遗,有些人终生不负,人的信念,总是有所不同。”从前那样不错,现在这样也不错。那就继续做做菜,养养狗,种种萝卜,晒晒太阳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