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纣王?谁写的?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上周去看的,热度不减。改编自明朝的《封神演义》,改编得很彻底,妲己不再是惑国妖妃,她不过放大了纣王的野心,助其成功,酒池肉林炮烙之刑还未出现,比干心被剖变成自己献身,而纣王在费翔的演绎下高大威猛,阴鸷颠狂,是历史传说中的上古暴君暴虐之王吗? 读《殷周六百年》拨开历史重重迷雾,看看历史中的商纣王。 商帝乙传位幼子受,即末代商王帝辛,后人称之为纣王。纣,武王灭商后周人与之的谥号。“纣”后来或为暴君的专用谥号,“残义损善曰纣。” 商纣王,上古时期与夏桀齐名的暴君。与夏桀一样,商纣王力气过人,满面横肉,胡须下垂,他还膂力过人,能徒手格杀猛兽,倒拉九牛,单只手托起横梁,抽换房柱。气力勇猛,有多残暴。这是王朝末代君主的标配。商纣王的残暴不仁有四事,一、营造朝歌宫室,二、宠妲己淫乱。三至炮烙滥杀。四号田猎游玩。商纣王的残忍与荒淫令人发指,但这些罪名绝大多数都是后人添加的。顾颉刚先生在《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中,详尽罗列了商纣王大大小小的70条罪状,并考证了他们的追加过程。在战国增添了20条,西汉增加21条,东晋最后添加13条。经过上千年的添油加醋,众人描绘了一个万恶不赦的毒夫民贼。明代的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对商纣王奢侈无度与荒淫残暴的描写更加到了登峰造极,从此,商纣王在世人心中成了一个灭绝人性的暴君。此次《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应该是去除了一些商纣王的刻板印象,还原到历史语境下的末代君王。 在两个姓司马的古代史官笔下纣王是这样的。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用16个字来形容他,“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思维敏捷,博文强识,骁勇善战。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说:弗祀上帝、神祗、宗庙,恃其强大,善用兵,百战皆克。”他不信鬼神,只信自己。很会用兵,所向披靡,攻无不克。这样的商纣王隐在历史文献中,在文物及竹简中闪现,供后人猜测。 柯胜雨著名历史学者,还著有《丝绸之路千年史:从长安到罗马》以及《史前中国:从智人时代到涂山会盟》等,这本《殷商六百年》38万字,以考古学史料为基,结合古文献、文物等讲解从夏朝至商亡的历史。可与李硕《翦商》对照阅读。 有关纣王的结局,作者认为战死可能性大。关于这一点我站李硕《翦商》观点,商朝一直有人祭传统,纣王自愿自焚献祭以争取天恕。不知道电影是不是往这个路子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