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武王伐纣,就不能让一个女人、一个妖怪承担祸乱朝纲的罪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多版《封神演义》的荧幕作品,都选择让纣王做一个没用的傻子,比干是妲己谋杀的,姜王后是妲己害死的,炮烙是妲己的主意,总之那些罄竹难书的坏事都是妲己的锅。电影的改动很大胆也很成功。
聪明的U23很清楚,观众都长大了,《封神演义》也翻拍太多了,一味还原原作,不一定有电视剧的效果,合理的改编跟上了时代要求,至少女性观众比如我,对于女娲神像没被纣王调戏、纣王不是被坏妖怪欺骗的傻子这两处改动很满意。历史中许多人把亡国之祸安在女性身上,又要让女性在中原衰微时扛起和外族联姻的枷锁。就连抟土造人的女娲,也要在演义小说里被扣上亡国的锅。
年幼时我只会傻乎乎欣赏妲己的美丽,长大才发觉关于她的刻画有多可悲,不管妲己是人是妖,天性坏还是中立,不管她聪明还是愚蠢,作者创造她的理由那么简单,作者不能骂皇帝,不想骂皇帝,不敢骂皇帝,但骂一个虚构出的倾国倾城的美人是那么简单。唐玄宗惹来安史之乱,现在还有人说一切都是杨贵妃的错呢。
开播前妲己在网上的舆论可以说很糟糕,有的说她妆造倭化,有的说她动作设计恶心,有的说她丑,有的上升国籍说妲己怎么能是外国人。但就我和朋友的观影体验来说,以上的问题都不存在。人类苏妲己自刎得绝望又利索,妖怪妲己刚钻出马车的动作浑然一只狐狸,她找上殷寿或许只是因为她口中的报恩,或许有点馋他血的原因,又或许渐渐被殷寿的魅力折服,又或者,就只是一只有点厉害的狗找到了它认定的主人。妲己只是殷寿实现野望的美丽工具,殷寿本身才是引发天谴祸乱的源头。
纣王殷寿,实打实的疯批。个人感觉导演刻画殷寿有点靠拢隋炀帝+唐太宗,比如哥哥陪伴在父亲左右,他到处征战,很二凤。比如他弑父杀兄,登基前后判若两人,很杨广。被蒙蔽深重的殷郊宁可相信父亲殷寿是被狐妖蛊惑,也不认为父亲就是这样的人。比干为了唤回从前的殷寿自愿剖心,殷郊杀妲己也是一样的理由,他们都以为妲己让殷寿变了,因此在得知殷寿的真实面目才会那么崩溃。姜王后和比干是同一类悲剧人物,她对殷寿的爱有夫妻之爱,也有臣对君之爱,也有对这个国家的爱。袁泉的眼睛真美啊,在有限时间里呈现出了这样的姜王后,功力真了不起。
我给5星并不是说剧情完美无缺,观影时我也会和朋友小声交流槽点。
只是我看到了诚意。
特效我觉得很贴合东方神话,杨戬的水遁、哪吒的混天绫风火轮,以及出场只为送封神榜的龙须虎。而且特效比较克制,像杨戬用三尖两刃刀接住落木那一幕,演员轻飘飘的动作和木头的重量形成鲜明对比,真是仙风道骨。剧情的改编逻辑比较顺滑,槽点不多。以及为了绝佳的骑射场景,让演员们训练几个月,姬发逃出朝歌时射向北伯侯那一箭的动作真是帅气利落,完全超出了预期。姜子牙自愿放弃法力手持封神榜救世,无论什么场合都强调不能伤人,这个角色也立得很稳。
以前我觉得一部电影时长很难讲好角色众多的好故事,现在我稍稍有些改观,期待封神第二部、第三部。希望在后续电影中,导演别再让哪吒杨戬花那么长时间送快递了。还有你们宣发上点心吧,我去电影院之前真的以为是烂片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