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剧情回顾

故事的背景是安史之乱前期到最终平定。
讲述了大唐由盛转衰的时间点里,由于外族蕃将把握政权导致大家族的后代们报国无门。得到裴家剑真传的裴十二因为是女人所以一身才华无处施展。李白因为是商人之子,根据大唐律令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另一条建功立业的举荐道路也走不了。因为捷径都不是为寒门子弟设置的。
电影主要讲了李白和高适的人生轨迹。高适的祖父立下了丰功伟绩葬在乾陵,父亲文武双全但是临终还是广东一带的八品小官,对儿子高适寄以厚望。但是高适善武不善文,高家枪法在战场上非常厉害,高适练了一辈子。高适的父亲去世后家徒四壁,高适守孝三年启程去长安希望能建功立业。
循规蹈矩的高适走到洞庭湖遇到性格自由洒脱的李白,两个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走到黄鹤楼。李白举荐失败,在黄鹤楼喝酒被人看扁。他决定不去长安而是去扬州。他们约定一年后在扬州见。高适则去了长安。
一年后高适在长安碰壁,有一天他发现李白虽然不在长安,但他的名气却很大,随便一个普通的歌女也能叫出李白的名字。高适意识到自己历练不够,即使身在长安也只是无名小卒举步维艰,于是决定回老家继续练功,有了名望后再回长安城。在回乡之前他去扬州见了李白。
高适到了扬州却看到李白在这里花天酒地 千金买笑,他觉得大丈夫一身才华就应该建功立业。可是在和裴十二的比试中,他的高家枪输给了裴家剑。他不想再待在扬州,便回乡去了。
三年后,在高适的家乡他们两人再见面。他们聊起来,原来这三年里李白的父亲去世,李白的两个兄弟分光了家产,没有钱的李白被人赶出去,随后大病一场。病好了后安陆许家招他做上门女婿,这样一来,他不再是商人之后,可以科举考试。但是当时的人们最瞧不起上门女婿。于是李白特地来问他最好的两个朋友的意见,一个是高适,另一个是孟浩然。高适不赞成而孟浩然赞成。李白最终入赘许家。写信给高适说有机会当官,让他速来长安,高适立刻启程去了,到了长安后再次看到花天酒地的李白,高适不认同李白的做法,他去了边塞准备杀敌建功。
他到了一个军营领了一个小队,一次任务出生入死,回来后将领在帐内歌舞升平。于是高适离开了那个营地回乡,写下了有名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路上再次遇见李白,李白正在被安禄山追杀,郭子仪救下了李白。得知李白的岳父去世了,岳父的侄子继承权利处处针对李白,李白的妻子去世后李白就离开了安陆许家。并且郭子仪也马上要被处斩,为了救一身正气的郭子仪,高适去找了和他祖上有交情的哥舒翰。但哥舒翰的条件是高适去他的帐内做幕僚。高家是武将世家看不起幕僚,他给了自己十年时间,约定十年后再来做幕僚。高适便回乡了。
李白入世不成,跟着元丹丘去深山修仙。三年无果,再入赘宗家,跟妻子住在庐山。
十年后,高适来到哥舒翰的营帐做幕僚。接着安禄山造反,哥舒翰人到了暮年打了败仗,被投降安禄山的下属杀死,高适靠自己的高家枪法突出重围,到长安时,玄宗已经启程逃走,路上斩杀了杨贵妃。由于安史之乱没有人可以用,半年里高适从八品小官直接提拔到三镇节度使,掌握了当时朝廷的一半军队。永王叛乱,三顾茅庐找了李白帮忙,李白不知道永王反叛,他迫切想建功立业,答应了下山。永王败给了高适,李白落到高适手上,由于他们关系太好,高适作势要杀李白,暗中让郭子仪写信救李白。制造出高适和郭子仪因为李白不和的局面。然后使计把打不过叛军不敢出征,先是大军撤退出云山城,再将由于弃守云山城违抗军令自刎不成的场面通过俘虏传递给吐蕃军。云山城的吐蕃军彻夜出兵经过峡谷来攻打高适。高适再抄小路攻陷了没有守军的云山城。并且高适隐瞒了和严武约定的时间,因此严武也提前带援军赶到高适的营地。这样一来然后两头夹击,吐蕃军在冰天雪地的峡谷中饥寒交迫很容易能被剿灭。
围困长安城的吐蕃军不得不回来救援,因此也解了长安之围。
两年后高适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