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芭比
父权制下女性的现状|男女平权与女性主义|存在主义与人的意义
湿了应该有三次眼眶,第一次是公交车站和老奶奶的对话,第二次是母亲在芭比面前说的那段话,第三次是最后和创始人的对话那里。第三次两滴泪掉落。第一次看电影真正意义上掉下眼泪。
不知道是自己长大了,多愁善感了还是格局大到为有关女性主义有关生命意义有关人这个群体的展示而哭泣的程度了。
电影很温和,但是有些话幽默地讲白了,至少是个正常人都能看懂。
芭比世界和真实世界是一个矛盾关系,有所联系有所区别。其本质特点是,厌女,女人讨厌女人而男人也讨厌女人。看过《厌女》所以感触很深。
芭比讲的是女权,更是平权。我认为,女性生理上的弱点本身就注定了了生理上女子比男子弱的不可抗力,所以女性想要用身体抵抗男权获得自主权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女权某种意义上就是平权,女性只是希望能拥有和男性一样的尊严,在社会上公平地生存。
我们不是谁的谁,性别只是生理定义,而我是我。这是女性主义,这是平权主义。每一个人都是人,不被性别框死,不被性别定义。
电影从死亡这一个词很简单地探讨却也挑明了存在主义,看过《存在主义咖啡馆》,了解过也感动过。人是向死而生的,因为死亡,人的生命才有了意义,而这意义等待我们用活去赋予。
想起了去年三个人给惠子写的三封女权书。
我是女性,我自豪。我是我,我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