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李白,与高适做朋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查理芒格说,教育最有价值的结果是,当你不得不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你是否喜欢它,你都有能力去完成这项必须的任务。
古诗古词古文对我来说,便是如此。人生中背的第一篇文言文是《两小儿辩日》,至今还记得但是走着背坐着背吃饭背睡觉背…那种痛苦那种厌恶,如果不是因为教育,我一生都不要经历hhh

那令我倍受折磨的64篇,当年只是囫囵吞枣,从没想过在后续的人生中,会时不时的击中我,不得不说,是惊喜~当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个从荧屏上蹦出来时,当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从电影人物的口中脱口而出时,幻如隔啊~
李白:

上天还是太宠爱李白了。李白是谪仙人,高适是人间人,谪仙时常忘记他与人间的友谊,而人间人高适,纵使有怀疑有不满甚至有隔阂,也简直是竭尽脑汁的为那个没心没肺的谪仙着想,可他本是谨小慎微的笨拙之人啊!
青年李白,简直绝了,热情似火,挥土如金,熠熠生辉,广交好友,处处留情,无人不晓,无人不爱,凡是李白出现的地方,总是伴随着爽朗的笑声。
“我李白到这人世间走一会,要做,就做最难的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何等的自信!潇洒不羁,身在这世间,却又仿佛在世间之外!
纵使他忘了与高适一年之约,纵使他忘了那封他亲自写的“速来长安,速!速!速!”,纵使他反反复复,几度修仙几度入世,还在晚年犯下大错,陷好友于囧境…他也会被所有人原谅。愚蠢的土拨鼠们,总是对天才有着无尽的包容,毕竟,那可是谪仙李白啊!那是骑着仙鹤,念者“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太白啊!hhh
高适:

作为唐代诗人中,功业最卓著者(唐朝唯一封侯的诗人),高适简直是李白的反面,前半生笨拙可爱,后半生谨小慎微,似乎从来没有随性过。虽然没有像李白那样大起大落,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自我勤勉、默默耕耘,这种执着和毅力令人钦佩!他心中一团锦绣,却不知如何表达。后成为大诗人,其中定有李白鼓励的功劳。他晚年的镇定、沉稳是累积了一生才换来的。
这样的人,初见李白时,绝对是两眼放光,从此,这个一生让他揪心的男人,会时不时的闯入他的生命里,要么给他带来失望,要么让他帮忙擦屁股,最后,还要让他挂念…不知在青莲居士的心中,到底有他高适几分,但是在高适心中,李太白绝对是一生挚爱。
商丘三百里梁园,那是高适的故乡,是高适每受打击之时就要回去车水钓鱼的故乡,一车就是10年10年的,那大概是高适人生中度过的最久的地方,也是我的老家。一旦遇挫就回老家,这算不算回避?如果他没有那么多时间浪费在老家,会不会不至于50岁才入仕途?
当公公说,我还有李白的消息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大概2ml眼泪),那是替高适流的,在那个年代,一生也见不了几次面,两人均已是风烛残年,何况还有一人流放在外,天知道他们下次见面是不是在天上(事实上后面他们应该真的再也没见过了)……
他是“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的高适,但我更喜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此生若能得高适一个这样的朋友,一生无憾!

同样是追求建功立业,谪仙总有无数捷径,人间人只能稳扎稳打;同样是屡屡受挫,谪仙总有无数理由醉酒当歌,夜夜笙箫,人间人只会选择回老家练武,种田钓鱼;上天是偏爱了李白,但也折磨了李白;上天没有对高适不公,他到死,都对得起朋友,对得起自己!
我想做李白,我想与高适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