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写评价不给评分,就是这态度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看了三集,得吐槽三天。
1、第一幕,广东汕尾山中。

镜头一转已经在列车上了。
一瞬间以为是穿越剧呢,铁路,1930年,哪条铁路?
汕尾地区第一条铁路,是2007年开工的厦深铁路汕尾段,那应该不是这条。
那是粤汉铁路、广九铁路、或者广三铁路?但这方向不对啊,广州在汕尾的西边200公里呢。苏区在北方偏东,这圈子兜得有点大啊。
那可能就是潮汕铁路?虽然汕尾离汕头也有100公里,毕竟方向正确,而且汕头到潮州也是朝北走。汕头、潮安、大埔、青溪到永定,也是著名的红色交通线,和剧里面的“出福建”也对得上。
等等,谁说人家剧组不考古的,这不写得清清楚楚么,福州到南京。

好吧,那可能是穿越了,毕竟福建铁路建设确实晚,建国后福州才有真正意义上的铁路,还都是到厦门、漳州、宁德、长汀等省内线路。
更别提汕尾到瑞金350公里,汕尾到福州500公里,这么远的路连一个过场都没捞上,估计是坐飞机过去的。好了,不计较了,不计较了,就算有这么一条铁路吧,反正那时候铁路平均时速不到10公里,一般人走水路、陆路都比铁路方便点。
对,徐天是少爷,不是一般人,走铁路合理。
2、老孙一顿操作猛如虎,直接干翻两个劫匪,这是个老江湖啊。
可是在人来人往的过道,坦然检查自己藏起来的金条,这是什么操作?旁边不是有徐天可以帮忙望风么?金条是展开剧情的引子,但这引子出现得有些随意呢。
3、没想到还有更随意的第二条引子——皮夹。
徐天说皮夹子对他很重要,因为里面有未婚妻的照片,还有未婚妻写给他的一封信。按徐天的话说,没有信,他的未婚妻就不认识他。
这是什么逻辑?这是认信不认人的逻辑。
幸亏疯驴子不知道这是个信物,不然疯驴子一路跑到上海,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那照片呢?哦,对,按上面的逻辑,要是没有这张照片,徐天也不认识仰止。反正以徐天现在的憨头表现来看,指望他看照片就认出人来,没戏。
合情合理合逻辑,佩服佩服。
4、老江湖和新少侠,在人潮人海中畅谈保密纪律问题,就差拿着大喇叭喊话了。

5、这一男一女究竟是啥关系,这里留的悬念越足,后面打脸就越狠。

6、这情感没有铺垫,没有酝酿,也没有传递,怎么就突然升华了。就因为你儿子比徐天小一岁?随便找个二十岁孩子的爹娘,看看他们是不是这么容易共情?

7、你看看,是不是到福建双溪了?前面一程一定是飞机!

8、老江湖怎么会贪这种小便宜,无事献殷勤!

9、果然为了丢金条,老江湖贪小便宜没够了。

10、仙人跳?难道各地对这个词语的用法不一样?仙人跳,福建广东叫捉黄脚鸡,是指让女人勾引男人,然后骗取钱财的做法。

11、不停的出角色,不停的死角色,观众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12、哦,好吧,原来是一部单元剧,一个单元死一个人,那就不一一评价了,耽误唾沫。
13、这台词就不要尬吹了,这要是也能火,熊耀华的粉丝可就纷纷上线了。
14、徐天的成长背景、和他的信仰追求、和他的为人处事,完全是三个维度的事情,真三维体;极其分裂,很难想象,他在什么成长环境中,获得了革命信仰,又是如何幸存至今的;
15、估计这段有问题,迟迟不给审核;
16、当铺里的伙计都是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结果从掌柜的、把头到头人,都是反派大BOSS的通病,话多,该杀不杀;
17、兴师动众都用炸药炸当铺了,但我只杀人不越货,这矫情劲,,,要不是角色属性摆在这,估计得加一句“盗亦有道”的台词吧?
18、剧情需要,自行车跑得自然比汽车快;
19、前面说熊耀华还只是感觉,俞亦秀出场简直就是旁证。这不妥妥武侠小说中的少帮主角色么。一时想不起出处,但应该是有那么一个著名角色,从小身体残疾,聪明绝顶,武艺也超群,但是行动不便,所以虽然没出过门,但是江湖经验知道的很多;现在就可以断言,俞亦秀的金手指不会少。
20、三寨罗汉这桥段,,,武侠小说无疑了。按照武侠套路这个剧情很简单了,要么头人把三人都打趴下;要么头人净身出户;哎呀,不说了,找个武侠大拿刨根问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