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千年之后,谪仙人李白依然孤独流浪

昨天看了《长安三万里》,2小时40分钟的观影过程,难过。无论是表面看来还算明媚的青年时期,又或突然峰回路转振奋人心的战况,都始终感觉被巨大而无形的罩子笼罩一般的郁闷。 主创爱李白的纯真浪漫,一如世人爱李白,欣赏他洒脱飘逸。但精明算计的人们却只能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他们不懂李白,也不敢懂李白。因此整部电影只得从高适的视角来叙述这位诗仙,而电影中出场的李白几乎都是醉酒当歌纵情欢乐的刻板印象,一整个画着你画不出你的骨骼。 李白这位政治和现实中的愚人既是人们心中的白月光,也是朱砂痣。无论红玫瑰或白玫瑰都天真,都不堪世间重负,随时间渐渐消磨褪祛光彩,堕入泥中或燃烧殆尽。而这位一千多年前被失败和打击贯穿了一生的流浪诗人,却用他始终如一的天真率性,穿越多歧路的坎坷艰辛,穿越千年的伤痛,在今天依旧灿烂着,耀眼着,直指人心。 在当时的语境下,不仅是世人不懂李白,就连李白自己,也不懂李白。好男儿建功立业,是为所有有志男性画出的唯一赛道,而对于商人家庭,被视为贱民出身的李白来说,入朝为官更是如同救赎一般的金光大道,这不仅是为他自己,也更是为家族摘掉那不甚光彩的帽子。虽不喜也不愿懂官场的尔虞我诈,溜须拍马,但李白还是忍不住被那个看上去似乎光彩夺目,众星捧月的官位所吸引。但政治那么脏,岂容你李白天真莽撞? 人们爱李白,是因为不敢也不能成为他,天才天才,无一不是在全然的天真里连接到上天的才情,且真且诚,自然流露出的心之创造,而天真,真诚,真心,是许多世人早在少年甚至更早就自觉遗弃的无用之物甚或是成功的障碍。这位谪仙人被贬下凡间后仍有意无意地知晓并运作着天真,即使被流放,被拒绝,他的心也一直被那纯然的真与美守护着。李白还在路上,时而流浪时而被流放,千年来孤独地行走在人间。 李白之后,世间再无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