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电影的千层套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注: 本文剧透程度丧心病狂,请谨慎阅读。
——————————剧透的分割线———————————
对于悬疑故事爱好者来说,这部片子里的很多桥段都太熟悉了。
比如刚在电视上认识的金牌大律师就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有一些悬疑影片观影经验的就马上会察觉到,这肯定是给男主设的局。
再比如女主的神秘闺蜜曼曼是个戏剧导演,悬疑电影里的所有导演、编剧、演员甚至影视爱好者,都是重要人物。陈思成导演自己不也翻拍过<误杀>嘛


再比如男主坦诚自己确实是个烂赌鬼,但赌咒发誓自己真的好爱她,认识妻子后就再也不赌了。这里不管是有阅片量还是有生活的经验的观众都知道,这人已经废了。不管是影视剧还是现实里的烂赌鬼,十个有有十个都是大骗子,嘴里一句真话没有,绝对要撒谎到最后一刻。可是电影才演到一半啊喂。
再再比如男主最后才发现怎么警察也是犯罪集团,获救的最后希望也没有了,好绝望。医生还好心挺醒他之后就要给你的大脑动手术了,他这人还怪好的嘞。然后就把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等着倪妮有时间进来诈供,但就像所有被诈供成功的恶人一样,男主知道所有人都在骗他了,依旧不怀疑他刚刚认识的金牌律师身份。
再再再比如,神通广大的复仇团队,列队凝视罪恶的主角。里可以幻视一百部同题材的美剧。
再再再再比如,遭受了法律的铁拳进了局子还死鸭子嘴硬的杀妻犯,一定要用妻子怀孕的B超诛他的心!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绝对没有嘲笑创作者或者普通观众的企图。电影里为了让套路合理化,从剧作上看的出来是下了很多功夫的。比如说女主一年前才回国,整个人很安静,不喜欢社交,也从来没见过妻子最亲密的朋友。
套路不是问题,套路很多时候是良药,俗气但有效。对于类型片还不成熟的中国市场,依旧有大量的观众对这样的套路喜闻乐见。我们的市场足够大,容得下各种各样的片子,无论是阅片量高手还是普通观众,对于电影来说都同样重要。一部电影必然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但电影宣传不会只把目标观众带进电影院。成熟的电影工作者不应该只满足于对套路的得心应手。
同样有消失的妻子,和报复渣男的周密计划。<消失的爱人>里妻子不再是性缘关系里的完美受害者,不再是怀着孕悲惨死去价值只剩被编导用来惩罚渣男丈夫的工具人。《消失的妻子》最后,艾米站在二楼楼梯上,居高临下的俯视自己的丈夫,是胜利者的姿态。她不仅活下来了,还重新获得了婚姻的掌握权。大卫芬奇用了一整部悬疑片的面貌,讨论了一个问题,婚姻的本质是否就是控制权的争夺。
借用一个豆友的短评,大意是说,哲思与形式匹配,才能称得上是一部好电影。我门今天的创作者比他们的前辈更重视商业上的成功,这不是坏事,但我相信不管是怎样的观众,都值得更好更新鲜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