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自己,自我拯救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Maja、Sebastian、Samir都还是高中生,人格不健全也很正常,Claes成年,人格都不健全,有些女性从某些年龄开始,就有一种遏制不住的对特定的人想给奉献的情结,Sebastian并不需要Maja,Sebastian更需要的是爸爸Claes的爱,Maja却一直想给予Sebastian关心爱,甚至Maja并不担心自己被Sebastian伤害,而担心Sebastian他自己伤害自己,Maja这种要拯救Sebastian的心态、精神包袱,是严重的自我精神内耗。化用日本著名设计师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没有人需要Maja拯救Sebastian,Maja这些所谓的拯救,完全是为了她自己。Maja撞见了疯狂的Sebastian,Maja也变得疯狂了。原生家庭的教育在各国都是难题,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把自己非婚生子的五个孩子送到孤儿院,而且是不登记的那种,那就是以后永远无法通过任何线索找到自己的亲生孩子,卢梭写出了非常经典的论教育的《爱弥儿》,傅雷写的《傅雷家书》,可我们都知道,傅雷对儿子是棍棒教育。空谈的教育理念谁都知道,但谁又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当父母,也不是所有的孩子来到世上都是来给父母报恩的。所以没必要过多的批评Claes给Sebastian的关心不够,父母也是人,肯定也会犯错。Maja的父母在Maja18岁生日会,发现Sebastian精神有问题,并且严重吸毒,多次阻止女儿再继续沉沦,Maja根本听不进去。剧情中Maja很幸运有试错的机会,现实生活中犯这种大错,是没有下一个机会的。家庭关系中错误,肯定不是只有一方错,最重要的是觉察自己,改变自己,不要妄想改变别人,拯救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