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月烬明》:吾有生以来看过的最好的剧,没有之一。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长月烬明》这部剧围绕着一个既古老又永恒的主题——爱——展开。魔神是世间罪业的化身,只要世间悲苦不绝,魔神就不死不灭。黎苏苏穿越回5百年前,面对着孱弱、不堪一击,还是肉体凡胎一具的魔神时,并不能直接杀死他,从肉体上消灭他。而是必须用爱去感化他。因为归根结底,世间悲苦源自人心中的怨恨,而幸福欢欣与感动源自爱与宽容。唯有爱才能化解恨。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仁者无敌”。
魔与神的较量其实就是爱与恨的较量。这一思想与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思想是一致的。他在关于世界本源的问题上提出了“四根说”,同时也提出了爱与恨的动力因。爱是使四根聚合生成万物的原因,恨是使四根分离,万物毁灭的原因。
《长月烬明》是吾有生以来看过的最好的剧,没有之一。到目前为止是这样,以后肯定会有超越和取代它的,但不知会是多久以后。如果满分是10分,吾给它10分,不怕它骄傲。
至于吾为什么如此喜欢这部剧,是因为这部剧的内核是儒家的。
1 明明德
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大学》开篇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我看来,明明德就是明理。澹台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开悟明理的呢?是从兆悠师傅让他帮助完成老妪的临终遗愿开始的。老妪问澹台烬,如果做坏人可以找回你的妻子,你愿意吗?他想或许用魔神的力量可以找回叶夕雾,但是她会不高兴,于是回答了“不”。要知道,他可是在幽冥川中找了叶夕雾5百年啊,日复一日忍受着弱水的侵蚀。即使可以找到叶夕雾,他也不愿用魔神的力量,说明这个时候,他的内心已经彻底改变了。他有了自己的坚守,知道这么做叶夕雾会不高兴。叶夕雾想要他做个好人,想让他心怀善念、慈悲,而他也愿意为了叶夕雾做个好人。所以才有后面白羽求他为了族人成为魔神时,他毫不犹豫地拒绝。因为他非常清楚,不可以为了族人,赔上四洲三界所有生灵的性命。
姒婴给他讲述自己忠于魔神的理由时,有了下面这段对话:
澹台烬:“有愧?便是你作恶的理由?”
姒婴:“也并非全然如此。虽然我们的确会带来旱灾,也会吞吃过路的旅人,但那不过都是我们天性所致罢了,不过是为了生存,就像猛兽捕猎是自然之理。为何只有我与姐姐要被神域惩处,难道天神曾经加诸在我和姐姐身上的就是真理吗?我要这世上的秩序全部崩塌。也只有尊上的同悲道能统治世界。”
听到姒婴这样的说辞,澹台烬白了她一眼,说:“真是愚蠢。你可知父母手足、长辈伦常,这些皆是世间秩序的基础”,言下之意,秩序并不是你说要它崩塌就可以崩塌的,除非人类毁灭。“你这样自欺欺人,不过是掩饰你对这个世界的恨意。妄图混淆这世间本来的秩序。可你因对姐姐的爱而产生了对这世间的恨,世间并未负你。如此行径,同戕害你们姐妹的天昊,又有何区别?只因你放不下自己心中的执念,寻找一个并非尊上的躯壳,你所要的,终究是一个幻象罢了。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你都活了1万年,却还如此糊涂,真是可怜。”
澹台烬的回答说明他道心已经十分稳固了,不会再受到歪理邪说的蛊惑,所谓“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如果轻而易举就能被他人的三言两语说动,说明你道心不坚固。道心不坚固,说明你道理不明。
沧九旻炼化护心麟时,终于明白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不再害怕自己魔胎的身份。这个时候,澹台烬已经完全蜕变成了至纯至善之人。如果你认可善是对的,并且相信自己是善的,就不会再畏惧魔神的力量。魔神的力量不仅无法再左右你,反而你可以驾驭魔神的力量,让它为你所用。
如果澹台烬因为爱黎苏苏,所以想要为了她做个好人,那么兆悠师傅的教诲和信任让他明白做个好人是正确的选择。降魔峰上,当他得知原来他的命运都是被初魔设定好了的,他仍然说:“正邪是非我可以自己选择”。
有意思的是,当澹台烬问叶清宇,他与萧凛有何区别时,叶清宇说,萧凛从小就有大儒教他治国之道。于是,澹台烬就找来大儒教他治国之道。而这些大儒摇头晃脑读的就是《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之本在诚意,诚意之本在明善。明善就是明明德。所以,一切的根源在于道理明晰。
2 般若浮生亲历情爱
稷泽在冥夜和桑酒身上看到了澹台烬和黎苏苏的幻影,冥夜知道他和澹台烬一定会相遇,于是耗尽所有修为留下了般若浮生,点化他。
澹台烬亲历了冥夜的一生,真切感受到了冥夜对桑酒的爱。这点可以从沧九旻与黎苏苏5百年后在上清神域重逢时,沧九旻给黎苏苏讲述的冥夜和桑酒的故事得到印证。沧九旻说,一开始,冥夜对这桩婚事是抵触的,因为他没有见过桑酒,不可能对桑酒有感情。但随着与桑酒的相处,他渐渐喜欢上了这个聪慧可爱的蚌公主。
知道桑酒喜欢看星星,就为她收集星辉。为了炼化洗髓印,帮桑酒重塑仙髓,不惜忍着剧痛拔下自己的护心鳞。为她炼化冰晶盏,复活族人。为她抵御雷劫。为了不让她堕魔,想用自己的神髓换她的魔骨。冥夜一直都在认真地爱着桑酒,不管她是妖、是魔,她都是他心目中的那个桑酒。因为爱桑酒,知道神魔大战自己无法生还,不想让桑酒难过伤心,只希望桑酒平安喜乐,所以才选择骗桑酒,让桑酒以为自己对她无情,让桑酒离开忘了自己,好好活下去。如此痛彻心扉的感情,澹台烬怎能不深受触动,他的情丝就是在这里萌生的。
爱有多深,痛失所爱就有多痛。痛失所爱足以让人疯魔,桑酒如此,澹台烬如此,冥夜也不例外。桑酒堕魔是因为痛到只想毁了自己。所以当族人被灭,父兄惨死后,她和冥夜就已经不可能了。所以不管冥夜说什么,做什么,都没用了。因为桑酒早就已经死了。
3 改变命运
命运可以改变吗?这个问题等于:人有自由意志吗?机械决定论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受必然因果律支配的世界,一切都是被决定好了的,就像澹台烬的命运是被初魔设计好了的一样。但是这部剧的主线讲的是身负邪骨,身为魔胎的澹台烬逆天改命的故事。核心就是,不管你出身如何,不管你经历了什么,不管命运如何,你是谁,你会成为怎样的人,最终的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你的命运由你自己掌控。
这里其实有对古希腊悲剧的超越。《俄狄甫斯王》中俄狄浦斯虽然从一开始就知道了自己杀父娶母的命运,想尽一切方法去改变命运,可是他所有的努力最后却促成了他命运的实现。古希腊悲剧想要说明的是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即使你知道了命运是什么,即使你想尽一切方法去改变,都是徒劳的。所以,愿意的人被命运牵着走,不愿意的人被命运拖着走。
澹台烬的命运看似被初魔设计好,看上去也确实在按照剧本走,最后确实是弑师成魔。但初魔剧本中的“弑师成魔”,和真实发生的弑师成魔,虽然表面上相同,实则内涵却有着天壤之别。我觉得这个地方编剧真的很用心。眼见不一定为实,不能只用眼去看,更要用心去体会。弑师并非出自本心,而是不得已而为之。成魔也一样,并非出自本心,而是仙门弟子沧九旻已经无力拯救苍生,但魔神可以。所以,这里还牵涉出手段和目的的关系问题。可以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吗?当然可以,所谓“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只要目的是好的,手段残忍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里其实也是对腐儒的一种超越。空有一颗至纯至善之心是无法拯救苍生的,还必须有魔神的力量。虽然“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这样的世界无比美好,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魔神给澹台烬设计的剧本,看上去确实是如此,但如何去解读这剧本,却完全取决于澹台烬的内心。当他被彻底感化,彻底改变,变成为内心至纯至善之人时,他看到的是母亲的聪慧和善良,母亲为了护他而选择牺牲自己,而不是自己弑母而生。他看到了父亲期待着他的出身,亲手为他缝制衣裳,而不是对他的冷落与无情。纯善之心,不再有怨,不再有恨。
4 相信的力量
叶夕雾一直在骗澹台烬,澹台烬却信以为真,真的对她动了心,爱上了她。而澹台烬的爱,也导致叶夕雾真的爱上了他。与此相反,萧凛一直真心爱着叶冰裳,可是叶冰裳却从来都不相信萧凛是真的爱她,所以才会背叛他,害死了他。等到她终于知道萧凛是真的爱她时,后悔已经太晚了。这里有种玄学,所谓梦想成真,就是你相信什么,就会变成什么。曾仕强老师曾经说过,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救赎与被救赎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澹台烬在被救赎的过程中,也在完成自我救赎与救赎他人。
5 勇气与信仰
桑酒为了救冥夜不惜自抽仙髓,从此无缘仙途。为了救冥夜,可以忍受弱水侵蚀的剧痛。为了救桑佑,不惜万劫不复。却在冥夜与她约法三章时,没有勇气告诉他,喜欢他好久好久,他就是她心仪之人,嫁给他是她梦寐以求的,她根本不会喜欢别人。可见,有时候,诚实地表达自己的心声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所以,究竟什么是勇气?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是以勇气著称的,孔子对他的赞扬是,虽然穿着破衣烂衫,和穿着名贵华丽的人站在一起,并不会有自卑、低人一等之感,这需要何等的勇气。
一个是破河里的小妖,一个是守护四洲三界的战神,天壤云泥之别,所以,桑酒在冥夜面前,自卑到骨子里。她小心翼翼,生怕冥夜觉得她烦,甚至都不敢多看他一眼,更不用说对冥夜提要求了。
她对冥夜的爱有着献祭般的虔诚与仰望,可惜她不是饲鹰的国王,达不到国王的境界。国王救白鸽,是因为对国王而言,这是他唯一正确的选择,为此不惜付出任何代价。桑酒爱冥夜,也是如此,为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可是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代价居然大到需要付出全族人的生命,包括她父兄。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究竟什么是信仰?信仰是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吗?为了什么,你可以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呢?还是,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让你付出任何代价。
6 心魔
每个人都有心魔。当你对一件事情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你就会固执其中,一旦发生什么事情,你就会自动印证你已经形成的看法。比如,桑酒的心魔是冥夜不爱她。所以,她才会问冥夜,有没有哪怕一点点、哪怕一瞬间喜欢过她,冥夜说,没有,从来没有。她深信不疑。一旦你问一个人究竟爱不爱你的时候,你其实是认为他并不爱你的。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问呢?我在想,或许直到魂飞魄散,桑酒都不相信冥夜是真的爱她。她会认为冥夜只是觉得亏欠她,想要补偿她。所以,她才会对冥夜说:“你欠我的,永远都别想偿还”。
澹台烬的心魔是叶夕雾爱萧凛,不爱他。所以,他会相信叶夕雾为了救萧凛毒杀她。叶夕雾的心魔是澹台烬是魔神,不可能是好人。所以,她可以从祖母死了,澹台烬去过叶家,直接推断出澹台烬杀了祖母。这些在我们看来,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漏洞百出、逻辑不通的事情,他们却深信不疑,确实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人们都选择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所谓魔神,说到底就是人的心魔。魔神的诞生需要汲取无尽的怨恨。而怨恨唯有爱才能化解。
什么是真正的勇气?爱需要勇气。宽容更需要勇气。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恨的力量有多么巨大,怨的力量也是如此,它们带来毁灭与灾难。整个人类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爱与恨的斗争史。最终还是理性战胜了非理性。人类历史是不断朝着理性化的方向发展的。所以,黑格尔才说,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会实现的。
7 其他对澹台烬产生影响的人
纯善之人——萧凛
澹台烬身为质子在盛王宫时,萧凛并没有因为他身份低微而欺凌他,反而保护他,善待他。澹台烬操控叶夕雾刺杀萧凛,萧凛既没有怪叶夕雾,也没有怪澹台烬,反而感谢澹台烬的成全,并以护心鳞相赠,希望他成为明君,善待百姓,守护天下苍生。叶冰裳背叛了他,他仍然爱她、理解她、包容她、保护她。身为储君,以身殉国,是他的止于至善。
礼的化身——叶清宇
叶夕雾无法无天,骄纵跋扈,被祖母、父亲宠上了天,叶清宇却可以用家法严惩她。澹台烬,不管身份如何,既然是一家人,就应该同桌吃饭。姐姐做的不对的地方,也代她向澹台烬道歉。即使投降,也不卑不亢,只是为了天下安宁,再无战事。
有情有义的小狐狸
小狐狸有情有义、懂人心、更懂情爱。在澹台烬和叶夕雾之间,扮演着情感专家的角色,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爱。黎苏苏和澹台烬,一个从仙门穿越而来,情窦未开;一个天生没有情丝,更加不懂得如何去爱。
当然,还有叶啸为保护百姓而牺牲,白羽的忠诚,师傅的教导和信任,这些人性中的光亮,都让澹台烬深受触动。黑暗中,需要的并不多,哪怕只是一点点微弱的光芒就足以照亮。初魔说:“神是这世间的光,而吾是这世间的阴影”。所谓神,就是你心中的光亮;所谓魔,就是你心中的阴影。神就是天理,魔就是人欲。你起心动念的那一刻,是遵循天理,还是人欲,决定了你是成神还是成魔。所以王阳明说,要念念存天理,灭人欲。
说明一下,宋明儒说的人欲指的是不合理的欲望,儒家并不是禁欲主义者。儒家遵循这世间本来的秩序。儒家从孔子开始就是理性主义者。儒家相信天理,相信符合理性的才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