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寓言故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作为戛纳史上少数的几位获得过两座金棕榈奖的导演,比利时达内兄弟可谓这个双金棕榈俱乐部中的佼佼者。自 1999 年凭《罗塞塔》一鸣惊人拿下第一座金棕榈后,他们便和戛纳保持着极好的缘份。在千禧年代以来,他们可谓叱咤戛纳,先后凭《他人之子》《孩子》和《罗尔娜的沉默》轮番获奖,而进入 2010 年代,两兄弟依然维持着高产的创作力,从《单车少年》到《年轻的阿迈德》,足足有四部入选过戛纳竞赛,而其中 2011 年摘下评审团大奖的《单车少年》可谓这个十年里最出色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中出现被偷的单车与父子关系的描写,难免让人猜测达内兄弟是向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经典《偷自行车的人》致敬。不过,这并非一个父子情深的故事,相反,男孩的父亲是一个极不负责的典型,他将儿子丢在福利院后便不闻不问,先是卖掉送给儿子的单车获利,再是等儿子找上门时,仍不情愿与之团聚,而是丢给一位女发型师帮他照顾儿子……这看似一个平平无奇的青春成长故事,却在精准的剧本里娓娓道出各色社会及道德问题,从福利院到寄养家庭,再到毒品问题,以及赎罪与宽恕等等。
达内兄弟一向不遗余力地关注社会边缘群体,这个 11 岁的男孩显然是不良青少年的模子:脾气暴躁、没有礼貌,像一头难以驯服的野兽横冲直撞。这个人物形象与《罗塞塔》的女主角有几分相似,一直处于不肯停歇的奔走之中。导演延续了标签式的美学手段,凭手持摄影、快速剪辑,突出男孩的敏捷动作,再用红衣服的色彩意象凸显其躁动不安的情绪。作为关键的符号——单车,则成为了男孩的代言标志,他四处奔走想找回丢失的单车,隐喻着他想找回稀缺的父爱;而遭到父亲遗弃后,他在女发型师身上找到亲情延续,两人欢乐地骑车,以及最后骑上单车消失的结尾镜头,都是一种缩影,暗示着他一心奔向所追求的亲情和爱。
尽管这个不良少年的成长经历并不陌生,但是导演却决不依赖说教的口吻,而是留给观众思考空间,去揣摩家庭与社会环境如何造就出这个野蛮的孩子。由于父亲的不作为,男孩转向在年龄大的男性身上找认同与存在感,于是引出毒贩的角色。不过,在金棕榈大师的作品里,边缘群体的形象不落俗套,这些未成年的毒贩未必真如我们想象般无恶不作,其背后也有身不由己的苦衷,由此,又回到了亲情关系的核心之上。这种不作评价的刻画,让人能更客观地审视青少年误入歧途的缘由。
说到亲情题材的作品,当今最厉害的莫过于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他的《小偷家族》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群体描写得栩栩如生。没想到早在《小偷家族》诞生的 7 年前,达内兄弟率先塑造出一对没有亲缘关系的母子,同样催人泪下。男孩与女发型师的关系显然比他与父亲的来得更亲密,从侧面证实了即便出生于糟糕的原生家庭,也能从寄养家庭中找到真正的亲情与爱,这也是助不良青少年走上正路的关键。
电影的篇幅不长,导演却在 90 分钟里透过飞快的节奏牢牢吸引住观众。全程聚焦在人物角色的行为动作上,摒弃了好莱坞情节剧的套路,以及人物的心理分析。采用省略叙事关键的手法,比如忽略分析女主角出于各种原因对这个不良少年不离不弃,甚至主动与男友分手。这个留白处理狡黠地操纵着观众的好奇心,也给这个现实风格的故事沾上突如其来的童话色彩。不得不提,导演这次破天荒用上了配乐,这种此前一直回避的煽情手段,在此却有意增添了一丝寓言的味道,令熟悉达内的影迷颇为惊喜。
此外,导演还采用前后场景与人物动作的重现(树林、爬树、棍棒击倒)的情节,这显然不是偷懒之举,而是逐步刻画主人公心理成熟、道德观确立的必要手段。最后一幕在之前已出现过,男孩拼命追赶一个小恶霸,逼得对方爬上树,之后还向其拳打脚踢。这回却在身份上发生了互换,男孩成为了被追打的对象,还不小心从高空坠落。
这种戏剧性的转折在之后的《年轻的阿迈德》里重现,男孩奇迹般醒过来后,并没有愤怒报复,却是淡然告辞、骑车离去。这个意想不到的结尾表明了男孩的成熟,不仅学会了宽恕别人,还意味着其真正懂得了该如何赎罪:必须彻底告别过去,才能寻找充满希望的未来。这个结尾既点明主旨,且余韵悠长,是达内作品中又一个完美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