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批驳式的影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题目中也可以得出,笔者是很想给对于这些电影的负面评价洗白的。第一篇这么正式的影评选取这部电影,是因为在不怎么近期的近期才刚刚看过,也是因为不常接触这种电影后给我带来了一点震撼。
首先,是伪纪录片的拍摄形式。第一次在影院看这种手法,和《克洛佛道十号》很是相似,震撼程度也相对来说更高。既然是辩驳,也要先破后立:多数人感觉本片的“伪纪录片”形式有些不知所云,采取此种形式的目的也无从得知。但笔者所认为的,同时也是笔者的中心看法(或许是受到已经看过影片的影响和相关书籍的暗示),本片所描写的只是唐老师在与公司签约失败,被迫卖掉宇航服后的梦境,在参加婚礼前梦醒。因此,个人认为导演想要表达的无非是类似于梦境的间断性、跳跃性、梦幻性。笔者对于这种形式的赞美,更多的是受到“闭眼数三秒”那段剧情的感动,代入感十足。
其次,承接笔者关于事件是“梦境”的理解,本片中的荒诞剧情也相对得到了宽容的解释。从标题看,Journey to the west就是西游记的英文版名字,而一行四人也恰好可以组成“西游记”的一队,但还是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梦境理论的基础,笔者更想认为,西行的队伍其实全部都是唐老师的想象:孙一通是唐老师执着的全部、相信的全部;秦彩荣老师则是唐老师现实生活中已经离异的妻子——虽然经常数落唐老师,但是总是帮助、刀子嘴豆腐心的支持唐老师,但在被狗咬后选择了放弃,这就意味着忍耐到一定限度的离婚;那日苏是充满活力但喜欢酗酒的年轻小子,颇像唐老师的从前,但还存在着借酒消愁、逃避的不坚定;随行队伍中戏份较少的女生,则是唐老师最重要的有抑郁症的女儿,定时的服用药物,与父亲分开后受到ufo的影响无不可以证明。更重要的是,她是唐老师最终独自踏上旅程前唯一一个握手并且进行嘱托的人,也就是这里唐老师的泪水终于滑落。而带给影片不少笑料的陨石猎人可以看作是唐老师最后提起过曾经在杂志社工作过的“王老师”,作为一个前辈一直引领这唐老师,也总是先唐一步。也许唐老师自始至终都是独自前行,其他的人只是他生命中除了外星人更重要的映射或者自己身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来到剧情,本片的荒诞喜剧效果更多的来自讽刺与抖机灵,让你轻笑一声,又能在笑声中品到一丝凄凉与无奈。许多不满意这种喜剧效果效果的观众可能并不接受此种敷衍,但忽略了影片介绍中“喜剧”的分类,可能会更好吧。观影前也没想到自己可能在某个情节突然流泪了,但是当唐老师在西南的森林中发现了那只毛驴时,笑着笑着就哭了。毛驴不可能跋涉千里来到丛林深处,那么只有外星人可以做到。在看到毛驴的那一刻,唐老师所有的耻辱、无奈就已经被洗刷殆尽了——骑上毛驴,那就是他的白龙马,可以通往西天取得真经的白龙马。堂吉柯德的骑士精神与浪漫出现了,“迄今为止所有的人生的大写着失败,但这并不阻碍我继续向前”,失败已经荡然无存,是苦尽甘来、自我肯定,对唐老师有如久旱逢甘霖、一剂强心针。
当ufo出现在森林之前,我承认我对这部影片的荒诞性还抱有一丝怀疑,但跟着孙一通走进洞穴,我本来对于唐老师的无奈以及一点的不认同也消失不见了,至少他在梦里已经到达了——可以变长的骨头、坠毁的ufo、甚至dna的双螺旋结构,我一瞬间也变成了民科,我也相信。
当最动人的一首,由《新华字典》中词语的堆砌在洞穴中洪亮响起,我的身心也在随着相机振动,孙一通的声音在电影院的环绕中充斥——我感受到恐惧、震撼、惊诧
“朋友对我说 这儿就是宇宙的尽头 他要继续往前走 而我就只能到这 我只好转身.” “但当我转身的时候 我却看见了整个宇宙的轮廓.”🌌
我明白,唐老师转身后,看见了他整个宇宙的轮廓。
梦该醒了。
宇宙探索编辑部被拆除,是现实的衔接,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当完成了自我探索的民科转身回到了现实,我相信他可以说出旁人可能不屑、不以为然的大道理——同时也是他自我的通透——可以廉价,但是无价。
影片最后主旨的升华是每个人在宇宙中的重要性和唐老师最终解开的对于女儿的心结。可能没有令我很满意,但是既然是对他的辩驳,我也对此表示认可:民科对于宇宙地外文明的探索姑且可以象征普通人对于终极理想的追求,结果可能是夸父逐日、沦为笑柄,但是动人的过程、解开真正心结所需要的美丽精致的外衣,一定也是我们所有人都拥有的。在宇宙中的微尘,总要有点什么,让自己相信自己是且愿意成为那微不足道但是无比重要的一员。像今年的奥斯卡《瞬息全宇宙》,科幻荒诞的落脚点,也完全可以是那最微小的、每个人都不同的软肋。探索完整个宇宙,我们最终还是会落在那些地方吧,我们在浩瀚中遨游却依然念念不忘的。
与朋友看完整部,相顾无言,一部荒诞作品能带给观众的可能就是无尽的沉思以及无限的影评(笑)
既然表达不完,那就继续作为宇宙中的一员探索吧,这是我们共同的journey to the w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