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在寻找,但没有自己

最后女主去寻找男主,但被拒之门外。她茫然无措站在街头的那长长的一幕,让我疑惑——编剧为什么会这么安排?一般按照中国式的合家欢(虽然我知道是英剧),女主肯定能得到她想要的“幸福”。 但最后女主既没有和爱情继续轰轰烈烈,也没有回到家庭和睦相处。反而是继续,女主之前被漠视的生活,变得比之前更糟糕。 还有之前一直都在出现,男主跟她妈妈的对话——关于婚姻,爱情和自己。我个人觉得,男主比女主更懂得自己。他最后拒绝女主——是因为他不想因为女主离开女儿而感到痛苦,他懂她爱她的儿女。还有,他爱她,不想破坏她的家庭幸福。他从他爸爸那理解了一些这种爱。 人不是只有自己,但人也只有一个自己。 女主懂得前半句,却不了解后半句。所以她彷徨无措,疑惑不已。 站在路口中央,有一种象征性,一边是爱情,一边家庭。不知如何选择,也不知道为什么选择。她知道自己渴望男主,渴望爱情,渴望爱,但不懂自己为什么渴望。
而且我觉得,男主与他妈妈的对话对结局有种隐性暗示。他妈妈最后还是选择继续婚姻(有很多无奈)。
她在家庭中“不被听见”,不被丈夫理解,不被孩子支持。她的女儿不想她离开,也只是“说需要她”。一种赤裸的索求,但在母亲那里,只剩下“心疼”。真的是讽刺啊!
“爱”这种事物,真的是不公平。它不能衡量,也不能被放在“交易的天平”上,去交换。我爱得那么多,她“必须”也要付出相同的“爱”,才能得到我的“爱”。没有那么公平的事情。让人“无奈”“无力”。
情感——爱,是世界上唯一不可以交易的事物。
女主为什么会在婚内出轨?文学是探讨,思考。而不是在道德法庭上,“审判”的。(个人见解,有异议可以在评论区见,但我不回的呀!也可以当我没说过。)
在婚姻生活是什么样的?她又为什么会喜欢上男主呢?女主的丈夫性骚扰她人,并在婚姻中长期“嘲笑”她,“不支持”她,“轻视”“漠视”女主的付出。还站在一边,“泼冷水”。儿女也不理解母亲的付出,轻视母亲。这就是,女主的“婚姻和”“家庭”。在那里,“她”,“自己”没有丝毫立足之地,只有社会身份和角色——母亲。没有人能忍受,除非“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