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次感情线被着重关注的一点想法及其他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其实看完《铃芽之旅》,或者《铃芽户缔》,或者《铃芽小姐来开门》已经是一周之前的事情,当时看完所怀有的很强烈的那部分感慨早已经在qq空间胡言乱讲,抒发完毕了。昨天晚上洗衣服突然很想听它的bgm,这才引得我回忆起来对电影的一些想法。 一、一头雾水的大臣 大臣可爱吗?通过我刷到的,或者说平台大数据算法推荐的评价来看,对大部分人来讲是外形可爱的,毕竟谁不喜欢猫猫呢?然而我偏偏是那部分喜欢肥猫的人,瘦骨嶙峋的大臣其实画风上甚至一开始不光没让我觉得可爱,还有点吓到我了。 然而无论外型给人的感觉如何,这个角色显然有一种介于动物和人之间的矛盾来。一方面它会说话,能沟通,还会极具有主观能动地叫草太成为新的要石。另一方面如果将它作为一个具有人思维的角色来看,这个角色显然是十分匮乏动机的。从一开始把男主角变椅子到之后积极配合封印蚯厄(或者说是蚓厄好吧我不记得了),这个转变就完全是被女主骂了几句而已,而且言语还完全不粗鄙。也许就像男主说得一样,神明都是反复无常的,但是神明的反复无常显然与幼童的反复无常是不同的。幼童是反复无常而又脆弱的。众所周知,人们对于猫和幼童闯祸能宽容的原因其实只是因为作祸不大而已,从人们对猫和狗的态度区别就能看出来。所以很明显,对于地震这种沉重的话题,一个体现出幼童一样天真,脆弱同时随心所欲的角色无疑是让人疑惑的。导演将它与滔天的能力和灾难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又试图赋予它“弱者”“引起人的怜悯”这种感情,所以电影上映后,这个角色的评价是十分两极分化的,能怜爱它的人会说“猫猫有什么错呢?”“小猫咪只是想放个假而已。”,而对猫没有强烈感情的人看到这些话会更加反感。对我而言,这个角色虽说谈不上什么强烈的喜欢或者不喜欢,也绝对称得上是一头雾水了。 二、其实很工具人的女主 岩户铃芽,虽说是女主角吧,虽说就数她出场时间最多吧,但这个角色其实是很工具人的,情节的工具人。 其实类似的角色还有三体三的程心,作者需要一个机会展示三体人的反复无常和残酷,所以程心才丢下威慑按钮。作者需要地球最后覆灭的结局,所以程心才坚决地制止韦德。这个角色当时我看得时候很不喜欢,从网上的风评来看其他人也是如此。后来想想,其实三体里的人物大部分都是情节的演员罢了。当然有罗辑这样拿到力挽狂澜剧本的,与本人云淡风轻玩世不恭的形象有很好的化学反应,但也有程心这样的倒霉鬼。 铃芽户缔的主角也是一样,作者需要一个让女主旅行的理由,所以女主在路上第一次见到陌生人就要有很夸张的反应,心里反应很大就要立刻逃课去找门,找到了门还不罢休,还非得伸手把门打开,把门打开也就罢了,还要随手把不知道是要石的东西也拔出来。尽管后来喜欢女主的人从女主小时候的心理回忆试图解释起,但是女主角做出这一系列行为的动机还是有点苍白。我想编剧只是需要一个理由让她开启这次公路之旅罢了。不如说这个电影并没有放很多笔墨在人物上,所以女主在路上和萍水相逢的路人一下子成为了难分难舍的莫逆之交,女主遇到的长辈陌生人对女主展现了明显超出一个刚见面的陌生孩子的关照和情谊。男主身为一个有一定经验的闭门师应对突发情况完全跟第一天上岗没什么区别。我只能想这些都是因为先安排好了情节和主题,人物只是演员罢了。 三、女主的人际关系 平心而论,铃芽之旅的感情线说烂其实是不至于的。但电影上映之后,感情线受到的非议显然是非常夸张的。观众对一见钟情其实并不陌生,这次引起这么多负面的声音,显然是有别的原因的。我想可能是观众想看到的那条线,也就是女主的其他人际关系展示是不足的。 一个自己本身也年轻的女孩子,在灾难中失去了姐姐,姐姐还留下了一个十分年幼的孩子。女孩子经过什么样的思想斗争不清楚,但是她最后选择了把孩子带回去扶养,并且完全放弃了自己结婚组建家庭。女孩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变成了女人,孩子也长成了高中生。尽管现在在年轻网友里不婚还有个娃是很多人追求的一件事,但是女人明显不是这群人中的一部分,她是渴望组建家庭并且将这个选择视之为为了这个孩子的一种牺牲的,与此同时,这个孩子也是她精心呵护十几年,相互依存的外甥女,是她最重要的家人。相亲相爱的感情在她们的感情里又是真真实实存在且占了大部分的。而对于孩子来讲,姨妈终究不是妈妈,周边的环境,灾难带来的心灵创伤各种因素也让她同样怀着这种矛盾的感情。其实不用多说,就算是一帆风顺的家庭里也多有这样又爱又恨的矛盾,何况一个由姨妈扶养还经历过地震的家庭呢? 随着社会的原子化,近些年的影视剧和价值观也悄然逐步发生着改变,可以看到观众现在对于勇敢求爱的角色的兴趣已经大大减少了,相反对小家庭关系的重视度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更不用提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围绕灾难和灾后生活展开的电影,女主角和相伴十几年姨妈显然比男女主贴合这个主题得多,产生强烈情感的动机也更合理。 很遗憾,显而易见的是,电影对这条感情线的展示是十分匮乏的。一切细节不是没安排就是靠观众猜,比如有观众分析女主的盒饭代表了姨妈对她的过保护,可是铃芽上船的时候又说“我们家是散养”,缺乏的表达显得这条人物关系最为复杂丰富的感情线最后矛盾冲突爆发的非常草率。在女主一路跑出去好多天,中间还有一天不接电话,并且始终隐瞒真相后,姨妈辛辛苦苦追了女主并且表示女主要么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要么跟她回家后,女主突然就爆发了。这情节很直白地说,就完完全全显得女主像个白眼狼。然而仔细体会很多观众是能理解这个情节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对此表示了十足的期待,当期待落空的时候自然对没什么用的感情线更加不满了。 四、完全就是鸡肋的男女主感情线 承接上文,男女主感情线被喷真是一点也不冤。其一是因为人物的严重不匹配,其二是因为这是一条完全没有用还挤占其他剧情空间的线。后者我在上面已经说过一部分了,下面就具体来说前者。 人们对什么样的角色能产生cp感?这个可能不好总结,但是一个16岁还看上去很幼态而且还不高的女高中生和一个22岁马上要工作的男大学生是绝对没有cp感的,那个男大学生再帅也没用。高中和大学的节点区别和外形设计使得本来没多大年龄差俩人硬生生像差了辈。此外,与《天气之子》不同,本作的男主自身从阅历,情绪稳定和情感需求上我都没看出来女主的不可替代性甚至仅仅是重要性。男主一直叫女主回去的情节加强了观众这个潜在印象。即——女主在镇压灾厄这件事的作用上是可有可无的,即使事实并不是这样。就像很难想象有着丰富阅历和成熟人格的男主会因为几天的旅行一下子把一个闯了祸的女高视为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人。我出电影院的时候赌气说,还不如把感情线移给男主和他那朋友呢,好歹两人还认识的久一点。虽然只是戏言,我当时甚至就没注意男主那朋友叫什么,但是男女主经历上和情感上的单薄的确是不可忽视的。几天在梦想中的繁华大城市相伴旅行的各种经历和奇幻的晴女工作,可能对少年并且处在叛逆期还感到很孤独的帆高(天气之子男主)来说足以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珍贵回忆并且珍视女主阳菜了,但是对22岁并且之前就是闭门师有着类似丰富经历的铃芽户缔男主宗像草太先生来讲,显然就太不足了。从评价也能看出,人们也许质疑帆高的选择,但是很少有人质疑帆高对阳菜的感情。 四、岩户铃芽和自己的对话 关于一开始女主会开门的原因,有人就解释了,是因为她小时候见过这样的门。虽然对她之后的一系列行为来说这个解释还是有点单薄,但是女主关于灾难的各种感情显然是该电影铺垫最多的一部分。从开头的梦境到中间闪回的日记本镜头再到缺了一条腿的椅子,(有人说它象征了女主始终在心里没放下十几年前的灾难)我一度猜测女主的妈妈与闭门师有一定联系。到最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女主代替印象中模糊的母亲形象,一袭白裙的站在年幼的自己面前时,我想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是完全无法言表的。任何一个角色与年幼女主的沟通都代表不了她自己以一个成熟了的、富有经历的角色站在这里与自己对话并且像母亲一样安慰自己的效果。结尾这个设计无疑是非常精彩的。 五、出色的视听效果 根据我关注的电影博主的说法,电影是视听的艺术,这显然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我觉得完全剧本一塌糊涂的某些电影豆瓣评分那么高。既然如此,铃芽户缔在这方面显然是非常出色的,据两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设计生女士说,3D技术和渲染非常成熟,她们觉得效果非常好。此外开场和高潮的音乐非常好听。 六、总结 我确实是很早就开始看新海诚的电影了,甚至他评价不高的追逐繁星的孩子都看了,如果说他总被吐槽的有哪些方面,那肯定逃不掉想表述的东西太多结果一个也没讲好这方面,现在回想一下铃芽之旅的许多问题还是与此有关。只能说节奏和取舍方面可能做的有所欠缺,然而我也不是他的顾问团,他也不会给我钱。(强烈建议他聘请我去当顾问bushi) 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