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十分只能给五分,这五分满满当当的赞叹,另外一半是填不满的缺憾

口碑两极分化,烂番茄55%,来形容这部片子简直太为恰当。就观影体验来说,有让我觉得十分震撼的情节,也有很多想快进却又觉得再忍忍的桥段。像是一个巨大的汉堡,看起来无比诱人,却又无从下口。
导演似乎是将心血都浸住在了一半场的戏中,印象比较深的如开头的party,内莉热舞和在片场如鱼得水的时候,杰克和影评家的对话,杰克和内莉最后的毁灭。其他场的戏要么觉得太拖沓“情意浓度”不高,要么给人以政治正确或者演员夹带私货的感觉。不过换个角度来想好莱坞的20、30年代确实也不一定都是高光时刻,也会有外人看来觉得枯燥的时候。就像影片中出现了两次的男主回答女主为什么要进入好莱坞的原因,是因为“想要见证,加入一些重要的事情,想要参与到一些能够流传后世的作品中”。电影本身能够流传下来的属性使人们太过关注那些绚丽而又夺目的瞬间,观众可以去选择看最新上映的电影,随意点评。这让电影背后的真相变得令人不想要去接受。极致的绚烂的背面是极致的癫狂。
再浅分析一下票房扑街的原因,以及和导演之前的作品的对比。《爆裂鼓手》和《爱乐之城》都是相对小一点的题材,个人的成长亦或是情侣的BE,这些平常的能让观众共情的题材再结合上导演热烈的叙事手法会准确的撩拨到平常人的神经。绚烂的画面给人一种一种“原来我也可以这样精彩”的感觉。《巴比伦》的描绘对象则是一整个好莱坞的黄金时代,而且重点还放在大多数观众并不熟悉的早期默片,在观影的过程中有一种被镜头牵着走但是内心却毫无波澜的状态。导演的功力去震动一个具体且现实的题材是绰绰有余的,但是至于撼动整个好莱坞早起史,能做到的导演全球不超过三个吧。导演还是可以再拿一些“小片子”练练手的。
© 本文版权归作者 YG的不存在日记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