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芽之旅

我支持此译名的理由: 先看看原文的“戸締まり”在《大辞林》中的释义: 戸締まり(名)スル: 出入り口の戸や窓などを締め、鍵をかけたりなどして、外から入れないようにすること。 简而言之:锁门。 我们知道锁门实质上就是将本可以活动的门扇通过插销之类的装置与固定的门框连结,使门扇无法活动从而达到阻止通行的效果。 接着看下中文中的“户”“缔”二字: 户:半门曰户,象形。——《说文解字注》 也就是半开的门,“门”是两边对开,从繁体“門”字形可看出。 缔:结不解也,从糸帝声。——《说文解字注》 缔:结在一起。屈原《九章》:“气缭转而自缔。”引申为缔结,订立。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相关词:缔连,缔合,缔结,缔约,缔交,缔盟,缔婚等。这是由物理的连结引申向抽象意义的连结,是汉语发展过程中的词义扩大。 可以看出,“缔”字含义与锁门动作本质上的共通处,因此,用“缔户”表示锁门,虽然是日语用法,但作为中文也是成立的。 接下来是语序问题,按照中文语序,门是被锁的,是宾语,应在动词后,“锁门”应当对应“缔户”,译名保留日语“户缔”是否不恰当呢? 请看中文中的例子: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兵”被“挫”,“地”被“削”。“户”被“缔”。 这样的句子中,受事者置于动词之前,成为焦点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