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奥斯卡前夜,《塔尔》和进退两难的Cate Blanchett。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明天就是奥斯卡了,这周末我把《塔尔》这部电影又回味了一遍。Cate演的女指挥家Tár不但恃才傲物而且很善于办公室权术斗争,她除了是一位世界顶级乐团的指挥,还要卖书、当客座教授、做电视访谈,艺术家嗤之以鼻的权钱交易她手到擒来,能轻而易举从崇拜者那里「骗到」铂金包,也可以毫无费力的给乐团的老艺术家按上不实名头,把人家打发走。虽然角色不讨喜,但很像是当下每个人想要成为的样子——一个成功学里的典型画像。
但最让我有感触的是电影中Tár与新晋大提琴手Olga的对手戏。年轻女孩Olga有才而自知,能在第一次排演中折服所有持疑的首席,也能从Tár的作曲的乐谱中轻易指出她还没意识到的问题所在,是完全闪着光芒的新新一代。
有一次Tár带她去餐厅吃饭,她推荐这里的沙拉并理所应当的预判Olga是素食主义者,结果小姑娘却点了两份肉大快朵颐。她们聊起音乐的启蒙,Tár口中的名字全是古典乐史的巨人,一个个老白男。她问Olga最崇拜的人是不是俄罗斯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 (Mstislav Rostropovich),女孩说她敬佩的是世界著名女性大提琴手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但她甚至连Jacqueline的专辑和演奏会都没有听过,只是点开油管看了一些片段就彻底爱上了这门乐器。她爱的艺术是音乐本身,而不是艺术的高雅和附庸价值。
所以当Tár回到家之后,她看着这段olga的演奏视频是怅然若失的,她耗尽了才华也没有了青春,现在就连自己所信仰的「高级艺术」也被「亵渎」了。Tár的表情里夹杂着对另一个未知世界的恐惧,最后的一丝羡慕还没完全在脸上铺展开就被快速收了起来。Cate BLanchett奉献了特别有深度的表演,光是这一段就值得给她奥斯卡。
我搜了资料才发现杜普蕾的事迹曾被拍成了电影《她比烟花寂寞》,现实中这个短暂燃烧并璀璨无比的艺术家,刚好是Tár口中的大师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徒弟,记载中说当老师听到了学生的录制的那张古典乐神专后,便承认“我的学生杜普蕾拉的比我好得多。”所以也是从这些细节的旁征博引中,可以看出《塔尔》并不是纯粹的女性题材电影,它更多是在讲关于艺术的纯粹性。
所以这次我爱的Cate BLanchett如果拿下女主会失掉民心,但我觉得如果她没有拿奖,反倒也印证了这部电影表达的主题:在当下身份政治高于一切的艺术语境中,才华很多时候没有立场来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