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希望,向死而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剧情线的疑惑// 救援队走高楼室内那段有点突兀,没太理解为什么都地震了还要走电梯。 刘培强为什么非得自己驾驶领航员冲向木星,不能自动驾驶吗?如果是因为之前moss不同意木星计划,说明moss就是想要刘培强死。可是为什么?就算moss想要人类放弃火种计划,也不应该只搞刘培强一个人啊?
感情线的疑惑// 刘启到底为什么那么讨厌刘培强?因为他就父亲这个角色而言长期缺位,不称职?因为他做决定放弃了对韩朵朵的治疗?因为他不诚信,说好了会变成永远看得见的星星,却一次也没能让孩子看见? 我理解刘启和父亲之间会有些陌生,但不能理解他仅因为想躲开即将归来的父亲而选择逃离地下城。他去地面上到底是去干什么的,有什么计划,原剧情都没来得及展开。
观后感// 这部电影没有讨好我,而是真的在尝试启发我思考。 我提取出来的观点是,人类总在生与死的矛盾之中挣扎,选择希望,向死而生。有的人为了希望而选择牺牲,而他们的死亡恰恰是为了给更多的人创造了存活的希望。 希望是什么?作为一个名词,它指的是人类对未来的难以实现的美好设想。
为什么人类会相信希望?一方面,这个希望一定要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或许渺茫,但正由于难度大,才尤其珍贵;另一方面,因为人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共享着社会学想象力的生物,这种想象力实质上构成了我们的生活——公司并非实体,但我们给它法人的身份,它有名称权、名誉权,设计证券交易所、股市,给它投钱;爱并非实体,但我们愿意相信,于是自愿的牺牲有了崇高的光辉;科学并非实体,但我们或相信或质疑着已经建立的定理,发现着新的规律;还有法律、道德、国家、社会、货币……应该说,凡是“概念”,都是人类的想象。
不像其他的动物以生存和繁衍的为最高需求,人类是一种神奇的存在:有人会在生存层级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说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好不容易挣到一点钱还要去买画;有人会在自己生活拮据困窘的时候,宁肯拾荒也要收留抚养弃婴或流浪儿;影片中,各国的救援队或军人或宇航员愿意放弃回家的机会,加入点燃木星计划,马卡洛夫愿意牺牲自己送刘培强去往控制室,刘培强为了助推地球离开而驾驶领航员冲向木星;有人说“自古革命无不流血者”,有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有人在军队面前坚持研究,大喊“罗马人,别破坏我的圆”…… 在动物和人工智能眼中,这些人可能都很奇怪,可是在我眼中,他们恰恰展现了人的尊严。人是,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做出相应行动,承担相应后果的,不以生存为唯一最高目标的物种。在绝境之中,总是有人选择希望。就是这些人,保护着人类度过了一次又一次危机。 影片末尾,韩朵朵抓着通讯设备,带着哭腔却口齿清晰地求援时,她说她恨自己帮不上忙,说她本来不相信希望,但她现在知道“希望是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是回家的唯一方向”的时候,我默默地想:你的存在,就是无数人希望的证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