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有度,厚黑无价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片子本质上是一部非常厚黑的片子,什么叫厚黑?就是脸厚心黑。高启强能够翻身,凭借的不是什么孙子兵法,而是做人能够厚黑,大家可以在李宗吾的《厚黑学》里发现更丰富的内容。但是,在29集之后,《狂飙》基本就脱离了厚黑的路线,高启强完全黑化,安欣化身正义使者,让本来好看的片子一下子变得很无聊,更别说后期还有配音修正,口型对不上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
这种类型的片子,拍得最好最有经验的还得是韩国,比如《局内人》《王者》《苔藓》等等,一抓一大把。为什么《狂飙》里的反派都被塑造得不让人讨厌,反倒正派显得道貌岸然不接地气,因为这些反派太像普通人了,他们一开始不是恶的,而是环境让他们不得不恶。而所谓的正派人物都是先天性位居高位,不是位居高位也是有权力相助,他们不懂得人间疾苦,不知道做一个正派的人物究竟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比如说李响。李响是这里面最悲剧的一个人物,他追逐正义的代价就是丢掉自己的性命,从始至终他都被权力体系玩弄于股掌之间,直到死都在发挥炮灰作用。他和安欣不一样,不能像他那样无所顾忌,他出身于莽村又有自己的老父亲要侍奉,死了就是家破人亡,白发人送黑发人。而安欣呢,上有孟德海安长林,下有张彪高启强,没人敢动他也死不了,地位不对等,付出的代价完全不同。
安欣这个人物,虽然表明看起来是个主角,但其实很单薄,没有什么特色,还有吴刚扮演的指导组组长,编排在这里显得非常多余,尽管片子能够过审主要是因为这个。这些角色的出现都是有前提的,是服务于权力最高的中央领导者的,所以,这里面的正义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下的,它不能让人产生共鸣。
中国的社会文化,说白了,就是一个权力文化。为什么腐败从古至今都无法杜绝,就是因为权力的存在。哪里有权力,哪里就会有腐败,这是绵延了千年的封建文化的根子。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行,权力的内容似乎有了一些新变化。
这些新变化就是资本的介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得非常透彻,资本的本质就是权力,就是Power,是能够支配人以及一切资源的力量。而《狂飙》的核心讲述的就是以高启强为代表的一帮人,依靠商业的成功,也就是资本的成功来试图晋跃权力体系的故事。
但是到最后我们会发现,这些新变化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还是熟悉的官僚层级结构在主导着一切。为什么高启强费了那么大心力都洗不白自己?为什么他和赵立东翻了脸,还是无法晋升到权力体系中?
当然不能,人家可是市长,背后还有中央的人,你一个小小的商会代表算什么?纵然他有白金汉、建工集团和强盛集团,也就是商业上再成功,在赵立东的饭局上还是要点头哈腰,让你给谁倒酒就给谁倒酒,为什么他连这种觉悟都不具备?还企图切断和赵立东的关联,要自己一个人独斗官场?
他凭什么呢?难道凭自己是黑社会和敢杀人么?未必太天真。2000年的中国社会已经具备了法律基础,杀害一个人的成本代价有多大,高启强不会不清楚。徐江因为杀了人丢掉了白金汉,丢掉了自己的性命,高启盛因为杀了人万劫不复,越是地位之高,杀人的代价便越是高昂。
况且,高启强能够翻身虽然是因为染指命案,但那并不是他所为,他不是因为杀人才能有后来的成就,而是因为这场命案获得了接触徐江的敲门砖,徐江背后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是资本的力量,陈泰也是一样,背后都是资本在蠢蠢欲动。高启强第一时间找陈泰,就是要向资本寻求援助。

可惜,片子在这里一笔带过,资本对你的选择怎么会如此轻易?陈泰怎么会如此轻易地把白金汉交给高启强,仅仅只是由于他在除掉徐江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勇敢、智谋与果断?而且还轻易俘获了陈书婷这个女人?资本和女人,也就是权色,向来是离不开的一对儿。这些获取未免都太轻易了。
大众不知情,只沉浸在高启强获取权力之后的爽感之中,殊不知这个获取过程才是普通人实现跃升的关键。在真正的现实社会里,大部分的故事都集中在这里,而大部分的博弈和缠斗也都发生在这里。有幸的是,《狂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窥见的窗口,至于那个主旋律的结局,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