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后劲有点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声势浩大的巨变,可能来的悄无声息,地球的预警系统被一次次忽略,等到人类能感知到毁天灭地的灾难之时,可能已经是宇宙下的最后通牒。
————————————————
我不爱看科幻小说,也不爱看科幻片。
倒不是说对人类未来不感兴趣,而是相对于普通小说来说,科幻需要费更多的脑细胞,来理解新的世界观,来想象新的场景。
当世界观无法被理解,故事内核也就失去支撑;当场景无法被想象,剧情和人物也就失去舞台。
总之,科幻主题,别说写起来难,拍起来难,作为普通读者和观众,看起来也是有门槛和难度的。
好在,电影能弥补一些想象力缺失带来的理解不足,不至于让我完全一头雾水。
抱着大不了睡一觉的心态,带着我的小毯子走进了电影院,带着满脑子的“炸了,炸了,又炸了!”走出了电影院。
睡了一觉醒来,不行,这电影得叨叨两句……
(以下可能涉及剧透,介意慎点)
————————————————
① 科技发展,你会选择永生吗?
电影以数字生命开场,以数字生命收尾,作为埋伏在暗处的伏笔,出场场次不多,但次次很关键。
如果可以通过存储脑电波,获得数字意义上的永生,你会选择复制自己的数字生命吗?你逝去的家人呢?
影片中,马主任果断选择放弃复制自己,接受自然死亡;而图恒宇因为女儿车祸早夭,选择复制,并试图延长女儿仅剩2分多钟的数字生命。
面对是否保留自己的数据,我当时的想法是:我这狗命,不重要,不留也罢。但如果真的能保留家人的数据,而且还能产生自主意识,和现实互动,哪怕只是隔着屏幕,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有诱惑力。
回到电影,从利益角度出发,如果马主任能延续数字生命,那他将会继续为550W的系列研究,说不定能有更大的成就,能为人类做出更多贡献;从情感角度出发,图恒宇的女儿通过数字生命获得永生,将永远和他在一起。
很美好,对不对?
但科技并没有好坏的归属,电影开篇的恶意攻击,就是来自数字生命。数据生命不只是一串听指令的数据,而是有意识,有情绪的生命,他们的最终发展,无人知晓。
当科技持续发展,传统伦理将遭受挑战,不管选择真实的死亡还是数字的永生,我们无法判定他们抉择的对错与好坏,只能说,再微小的决定,都将影响故事的发展,以及人类结局。
没有看过原著,根据电影的情节发展来看,如果不出意外,第三部将是木星危机,以及人类和数字生命的斗智斗勇。
————————————————
② 生死攸关,你会选择出征吗?
“中国航天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
相信即便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刷到过这个片段。
这是一次人类生死存亡的决定,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单程任务。张鹏这个角色,上一秒,还在担心自己徒弟的生死,而和昔日队友置气,下一秒,选择和队友踏上这场有去无回的征途。
当他穿着宇航服,靠在核弹旁边,望向回不去的地球,静静等待着时间倒数,爆炸来袭,说出了那一句:刘培强,地球还是挺美好的。
煽情!太TM煽情了!
但,这就是某些逆行者坚定的选择,不是么?
————————————————
③ 灾难当前,你会选择团结吗?
人类是复杂且矛盾的,即便在灾难面前,也很难达成统一。
一万五千年前愈合的那根股骨,是团结的证明,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诞生;一万五千年后,当太阳系不复存在,人类的团结与勇气,是否能再次延续文明的火种?
————————————————
这个电影,可以夸的地方很多,比如什么主创团队用心啦!画面好看啦!主演演技在线啦!等等等等~夸不完了,好不好看,还是每个人自己去看看吧~
最后:如果没有看过《流浪地球1》,完全不影响看《流浪地球2》。
最最后:愚蠢而倔强的人类,你们拖着千疮百孔的地球流浪,有没有问过地球愿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