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人不会走就想跑的稀烂整活:我们打破“电影为观众造梦”的刻板印象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深海》观影体会:纸巾备好了没有用到。。。 两星半给画面。口齿不清、吞字、声线像濒死的鸭子、不能适配动画人物夸张表情的配音演员为何能演南河,是观影途中最让我疑惑的一件事。 (以下是个人花钱之后感觉不妙的主观评价: “人生走马灯”的套路虽然比较旧,并不意味着故事无法讲得工整。《深海》表层的奇幻冒险故事,稀碎。 人物一切行为都缺乏终极目标或终极任务,充满诡异感,没有紧迫感;影片叙事重点不明,剪辑恶俗。梦境现实交织的设定不足以解释剧本和剪辑的稀烂,《穆赫兰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甚至是《千与千寻》都是这种虚实结合设定的好榜样啊(´◑д◐`) 前期参宿到船上找妈妈的目标虽然比较弱,但好歹还算有。而电影进度到三分之一左右,生硬的找妈妈的任务也消失不见了。由于没有终极任务的贯穿,参宿遭遇的事件就像散乱的珠子,而她所遭遇的事关生死的危机,也由于没交代清楚跟“找妈妈”有什么关系,而显得莫名其妙。最后南河选择去深海之眼,不像是拯救参宿的,更像是要送大家去死的。。。直到看见结尾,才恍然大悟,原来参宿和南河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自救活命”。。。。 从“找妈妈”“自救活命”两个互相打架的人物目标中,感受到创作者可能有选择困难症。或许,也正是因为主创的选择困难症,所以我才隐隐会产生这电影貌似在子供向和成人向间摇摆不定。 表层的奇幻故事混乱至极,一切看似高明实则俗套的剪辑暗示,都让深海大饭店的美好一地稀碎。为了“深刻表达”而故弄玄虚很恶俗,并不高明的谜语人行为,只会害了电影票房。 小孩子肯定看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南河怎么就忽然不见了。作为成人观众的我,在电影尚未揭晓现实真相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做梦这个结果。参宿真实记忆的闪回,太啰嗦了,看似贴心的解密,实则让我感觉自己被导演当成了理解能力低下的小朋友。不留想象空间和解读空间,给我一种过犹不及的尴尬感和矫情感。 强行cue原生家庭和抑郁症的概念,人物没有成长和弧光,缺乏说服力和真实感,所以我全程共情不到。 从各种采访和电影最终的感觉来看,创造者可能自己都不相信梦境。身为观众,我总是在刚要沉浸的时候,被创作者故弄玄虚的隐喻和小心思所干扰。 总之,这电影真是一场让人焦虑无比的梦。与其进电影院,不如在家重温吉卜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