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瑕疵的上好佳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春节期间连看三部大片。年二九《阿凡达2》初三《流浪地球2》初六《满江红》,今天初七,上班。从我个人的观影顺序来讲,《流浪地球2》有点吃亏。
论特效水平,它不如《阿凡达2》。当然,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缺点,这就好比玉珠峰不如珠穆朗玛峰高,不丢脸。国产大特效科幻大步追赶中,而且还没扯到蛋,这是值得鼓励的好事。更何况,玉珠峰虽然比不过珠穆朗玛峰,但好歹也比勃郎峰高了不是么?
论剧情,它不如《满江红》,甚至于因为国师操刀,论镜头语言表现力,它也不如《满江红》。但这同样不是一个缺点,毕竟实拍和特效放在一起比较,本身就不具备可比性。只是单纯的从我个人主观感受上来讲很难做到不在三部连续看过的片子之间做比较而已。
影片好的部分我就不多赘述了,毕竟大家都在说,而且有不少说得比我专业,比我细。而且我给的评分也标明了我的态度,推荐任何人去看。为什么不是力荐(五星)呢,结合我个人的观看体验谈一谈。
首先是2的剧情略显复杂,线头过多。我这里的标准并不是以我个人或主流观看人群(中青年)为标准,而是以全体中国人(包括老人与小孩)为标准。就我个人而言,理清整剧情和人物关系毫无障碍,但是三部电影,我岳父岳母都同去了,反应下来阿凡达和满江红他们都能看懂,至少能看明白故事最主干的主线,但流浪地球不行。岳母反应她观影的大部分时候处在他们是谁,他们在哪,他们在干什么的懵逼状态中,观影结束以后我重新整理了故事的剧情脉络,发现整个故事不是树状结构,而更接近于麻花辫结构,或者说像是几根藤蔓互相缠绕在一起,边互相影响互相纠缠边一起生长。对于习惯了非线性叙事、多线程叙事的观众来说,流浪地球2这种程度的叙事还不至于理不清。但对于更广阔群体的观众来讲就未必了。白居易的诗能写得“老妪能解”,流浪地球2的剧情,似乎老妪不能解?当然,我也没有说“老妪能解”是一个必须要达到的要求,毕竟,科幻作品往哲学发现发展,探讨一些深刻难懂的问题,也完全是一个发展方向,那就看导演、编剧是怎么想的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或者说想要兼得,那是极难极难的。
然后是部分角色塑造,我个人主要想说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周喆直这个角色。强调一下,我不针对李雪健老师,只针对这个角色,角色塑造通过角色的言行表现,言什么,怎么行,那是剧本定的,是筋骨,演员则是赋这些筋骨予血肉,我想要谈的就是筋骨。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周喆直出场时的神情与气场,让人强烈地联想到老年期的周总理,也就是新中国的那位外交部长。有趣的是,周喆直是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在我这个政治课不怎么样的人看来,似乎和外交部长差不多?当我从周喆直身上看到一丝周总理的影子时,我就对这个角色在外交斡旋上表现多了一些期待。或许并不是影片的角色塑造不足,仅仅是我个人的期待过高,周喆直在外交上的表现并不怎么令人满意。人类股骨的发言确实是个亮点,但是最后倒数阶段的斡旋,在我看来太过生硬和强行,如果不在“中国人”的立场上,甚至可以解读为霸道。为什么,因为不令人信服,并不是摆事实讲道理地让别人同意或者无法反驳我方的意见观点,单纯只是一味强硬,这不是外交。当然,我个人也不知道这里具体应当怎样设计更好,但影片现在这样的设计,不好。
最后是悬念的设计,当然,这一部分也有可能是我个人的解读不到位。在流浪地球1中,moss虽然也具备很强的人工智能,且它本来就是捏他了HAL9000,但是它显然是自始至终都遵照人类的指令行事(包括它因此被刘培强砸了的逃亡计划也是按照命令执行),没有搞事情。在流浪地球2中,又明确地表示木星危机是MOSS搞的阴谋,这就一些前后矛盾,具体的可以另外展开说。同时,太阳的氦闪是一个自然现象,且这个征兆在550系列研发之前就被发现了,更别说550W这么晚的型号了,氦闪危机又怎么变成了MOSS搞的大新闻了?这也是一个说不通的地方。有人根据彩蛋中刘德华所在的无限房间类比《星际穿越》中的五维空间,我觉得不是,因为无限房间在数字空间中,无限房间中的无限个刘德华和女儿都是数字人格,这个彩蛋最多说明了moss拥有预知未来的算力,能够通过计算有限地预知未来(无限就太扯了)。那么它能够一定程度地解释550系列向人类示警,精确度则可能和型号迭代有关,但是依旧解释不了为什么各种危机都变成了moss以锻炼人类的借口在背后捣鬼。结论,数字人生这条剧情线或许是制作团队为流浪地球后续作品准备的伏笔。否则,这一整条线都拿掉也几乎不影响其他剧情线路,还能使整个剧情更加简洁清晰。月球危机方面,刘德华只是引爆危机的小小火星子,这个火星子完全可以用其他设计去代替,最次的用奇情戏(也就是各种巧合意外)也能设法糊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