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给张艺谋导演的几句话

作为张艺谋导演的家乡人,忍不住想喊几句话给张艺谋导演听。 2019年,《流浪地球》在字幕中打出了“鸣谢刘德华先生”。 2005年,香港电影市场衰落,刘德华投资2500万发起了“亚洲新星导计划”,计划投资六部电影,目的是鼓励年轻导演实现电影梦想。 其中一部就是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 《疯狂的石头》开启了继冯小刚喜剧贺岁片之后新的类型喜剧片,让郭涛,刘桦和黄渤进入了观众的视野,同时也让徐峥产生了当喜剧片导演的野心。 2016年,宁浩启动了“坏猴子72变计划”,计划投资48部电影,来挖掘出一批优秀的年轻导演。于是2018就出现了《我不是药神》。 其实刘德华并没有投资《流浪地球》,他也没有直接帮助过郭帆导演,但正是刘德华的“亚洲新星导”计划燃起了一片星星之火,才有了《流浪地球》这把熊熊焰火,所以《流浪地球》才会在字幕中打出“鸣谢刘德华先生”,然后刘德华也应邀参演了《流浪地球2》。 说到这,可能有人要问,这跟张艺谋导演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太有关系了。 我是张艺谋导演的家乡人,和很多陕西人一样,都免不了会以张艺谋导演为荣。虽然他给全世界留下的陕西的印象迄今为止仍然是《秋菊打官司》,但我们也不怪他。 为什么想给张艺谋导演喊几句话呢?主要也是作为家乡人想让张导再伟大点。 难道现在张导就不伟大吗?当然伟大了,但又不够那么伟大。张艺谋作为一个导演,他已经功成名就了。不说别的,就两届奥运会开幕式就够了,更何况张导还拍出了《活着》和《一秒钟》。 但是张艺谋导演还不是一个大师,还不是一个对于中国电影行业有突出贡献的人,还没成为一个众多年轻电影工作者的引路人,还担不起这些年轻人叫他的一声“老师”。 张导,以您的咖位和资源,拍出好电影是应该的,您拍出的电影挣钱是应该的,但这些都不应该是您现在的追求了。我知道,在资本的围猎中,您也身不由己。我也相信没底线搞营销,偷票房这种事肯定不是您让搞的,然而他们都是顶着您的名字搞的。您都到这地位了,丢不起这个人。 您的年纪也到了,不年轻也不算老,资源也够了,应该能做点比刘德华和宁浩他们更能有利于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事了。比如多挖掘些年轻导演,多提携些年轻电影工作者,或者以您的名义能不能也搞个什么“新星计划”。 这些事才能让您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名垂青史,才能让您甩开其他第五代导演,才能让以后的电影在字幕中打出“鸣谢张艺谋先生”。 就像西工大附中、高新一中一样,他们抽取了全省的尖子生,让他们考700分,考上清华北大,但是这些学校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没有贡献。能让650分的学生考700分确实不容易,但这些教育资源却被极大的浪费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我们希望让那些考500分的学生,能考600分,或者400分的学生考500分,更多的学生能进入类似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样的学校。毕竟是这些学校的学生在建设祖国,而大部分清华北大的学生却是在建设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