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懂得平凡大众的生活,懂得每个角色在TA自己的故事里都是主角。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一口气看完《去有风的地方》最后9集,简要概括,对这部剧最大的感受就是—— 🌾编剧懂得平凡大众的生活,懂得每个角色在TA自己的故事里都是主角。
🌾那些国产剧常见的狗血桥段、刻板套路—— 🌾男人出轨,婆媳矛盾,原配小三,塑料姐妹,N男爱一女,N女爱一男,离婚夫妻为了孩子硬生生复了婚,主角一路开金手指,上班时间都在成天谈恋爱,嘴上说穷的人却身背名牌住小别墅,真正的穷人却又都是让人鄙视的刁民…… 🌾这些,《去有风的地方》通通没有。这是一部,连故事情节都可以放到次要地位的剧。因为剧中讲述的就是平凡人的生活,演员们演的就是生活中的一个个你我。没有悬浮在金字塔尖的人物,没有过多的跌宕起伏。毕竟绝大多数芸芸众生,都很难把自己活成推理、悬疑、权谋、探险……等等曲折离奇的传说。 🌾平淡之中含蓄内敛的真情,才是生活的常态[送心]长辈对晚辈虽然唠唠叨叨、但是无微不至的关爱。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朋友之间无条件的信赖,在你低谷时伸过来的温柔又有力的援手,默默为彼此竖起坚强后盾。乡亲们淳朴厚道、古道热肠,和那些动辄丑化农村人的乡村剧相比,高下立现[赞]而谢之遥和许红豆,没有挥之不去的前任白月光,也没有横插一脚的第三者绿茶,就是简简单单、日久生情。甚至乡村振兴这类容易写得浮夸稀碎的内容,也阐述非常自然。没有面面俱到,却足够由小见大。 🌾哪怕只是一个很小很短的镜头,阿奶给红豆绑头发。彩云阿奶和秀英阿奶工作忙完依偎着小憩。跌过谷底的马爷想再次创业,父母二话没说、立刻答应——都让人倍感温暖。
🌾有些画面又让人直呼太真实—— 🌾写作进入瓶颈、半天憋不出一个字的大麦,才是网络作家的现实日常。 🌾虎子看到外地打工回来的妈妈,一度很疏远。见妈妈要启程离开,又伤心得嚎啕大哭。 🌾红豆说姐姐红米一天工作忙完,睡觉前一定要报复性玩两个小时手机。 🌾晓春辅导小葫芦做作业大呼崩溃。 🌾——处处都让人产生共鸣。没有刻意制造矛盾冲突、没有为了推进故事而强行降智。每个人物的行动,都符合生活中的正常逻辑。我们大多数正常人在那种情况下会怎么做,相应的角色就也会怎么做。 🌾不过,即使处处洋溢温暖和谐的氛围,也不表示剧中全员好人,那也不现实。这一点,在娜娜被网暴的故事中尤其淋漓尽致。还有红豆的民宿装修期间,一群对谢之遥不满的大老爷们儿,趁着村委会不在、谢之遥外出办事,抄着家伙去刁难红豆一个弱女子[发怒]
🌾倘若全按着各种狗血套路来,那恐怕—— 🌾红豆一家根本不会同意她回云苗村发展。 🌾谢之遥和许红豆身边会各有N个追求者。 🌾大麦会听爸妈的话放弃写作当个老师,然后越来越委曲求全。 🌾娜娜要不就被网暴彻底打垮,要不就靠着某个意外的金手指彻底逆袭。 🌾晓春要不就和罗泉复婚,要不就眼瞅着年龄越来越大、凑合嫁一个。 🌾胡老师和白蔓君的姐弟恋,要被周围人的口水淹死。 🌾凡是有点戏份的角色都被强行凑个cp。 🌾……
🌾每个人的故事都不算曲折,却又都能把简单的故事讲到观众心里去。于是,虽然主角无疑是红豆遥遥冰。但配角们都各有各的精彩,不会沦为陪衬主角的工具人,不会让人想拉快进度条,直接跳到主角戏份。 🌾所以说,编剧懂得每个角色在TA自己的故事里都是主角。 🌾看到凤姨和昌叔在那么困窘的环境里共患难、为了即将出狱的儿子辛勤劳作时,我们感受的就是夫妻俩人穷志不短,父母对孩子不惜付出所有的良苦用心。凤姨一家几乎是全剧最穷,又有个误入歧途的儿子,这样的人设放到其他国产乡村剧,简直无法想象。 🌾看到阿桂婶想去青岛看望儿子一家,却被儿子出差放了鸽子时,我们感受的就是一个母亲既理解儿子工作辛苦、又掩饰不住失落的矛盾心情。前脚和老闺蜜凤姨大吵大闹,后脚又能握手言和,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虽然有点碎嘴子、但终究善良大方的阿婶。 🌾看到怀兰老师和谢大伯就各自领域的非遗文化持有不同见解时,我们感受的就是非遗传承人不论何种立场,内心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坚守,却都矢志不渝。光是这个话题,在国产剧中已经相当难得了。 🌾总之,虽然红豆遥遥冰是主角,但给人的感觉,只是戏份比其他角色多一些,因为涉及感情戏所以会多发些糖。除此之外,这就是一部群像戏。镜头给到谁,谁就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哪怕TA的故事并不长。
🌾细究起来,根本说不完。所以,这部剧到了大结局,都给人一种故事没讲完的感觉,可以再出续集的感觉(还是别出了,就像断臂维纳斯一样吧,因为没有完满而经典)——只要人生没到尽头,每个人的故事就不会讲完。 🌾所以,导演编剧没有为了讨好观众爱好大团圆的心理,而把结局写得满满当当。也没有为了故弄玄虚,而搞个开放式结局。因为很明显的,云苗村的变化日新月异,每一个角色的明天,也都是美好的。 🌾时间不会停,幸福不会止。乌云会有时,总会有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