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股骨,文明之火

没有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记 从2019年《流浪地球》敲开独属于中国科幻的大门,从2023年年初《三体》电视剧开播,从2023大年初一《流浪地球2》上映。 我对刘慈欣所构造的科幻世界,格外好奇。《流浪地球》原著只是一个世界的切面,一个可能性,而郭帆团队打开了这个世界。 他们构造了完整的世界,有冗长的时间线,有一个个人的人生。我很难比拟这种想法,正如上映当天,#刘培强出生了的话题登上热搜,在人们眼里,刘培强逐渐成为独立的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拥有一个人的一生。 很难说,在《流浪地球》中出现的每个人都是鲜活而不片面的,所以我们很难去评价人物,他们复杂,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与白,我也不想拿常规套路去写它的影评。比起影评我更想说的是观后感。 我看《流浪地球2》时,脑子里不断蹦出当初看综艺听的曲子——《山顶洞人和夜航船》。综艺里提到“在《流浪地球》的背景下,选择在地上还是在地下”,表演者给出了一个高于题目立意的答案。 其中有那么几句话,帮助我深刻理解人类背负地球流浪的目的。 【时间尽头总要有人继承人类的遗产】 【盼望着生命共同体的罗曼蒂克】 【水循环中永远失去眼泪】 【我愿意成为地球最后一根软肋】 《流浪地球》作为中国人的科幻,它有独属于中国的浪漫。 带着地球流浪的计划一开始叫“移山计划”,在全世界各国企图放弃生命寻求安稳时,中国决意开放所有地下城以尽量容下最多人口。 在流浪地球的世界里,藏着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 李雪健老师饰演的角色令我一度疑心原型是周先生。他温柔而坚定地在联合国发表演讲,在所有人心中掀起温柔的旋风。 影片的特效不用说,被网友戏称为“能看出郭导的钱都花了”,在被特效支撑起的宏大背后,它画出了一个世界。 文明是个何其沉重的词。曾经的美洲文明消失殆尽只剩历史,曾经的四大古文明只余一家,空中之城都成为回忆,梦中的楼兰,想象中的亚特兰蒂斯,所有人都在构想地球的文明,微观上,那是在追溯自己的历史,宏观上,那是希望地球能留下人类存在过的痕迹。 “人类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统,用在了自我毁灭上。” 所有的讽谏最终都回到了人类自己身上。 所以MOSS说,“文明的命运取决于人类自己的选择”。 一个文明的消失,有入侵的原因,有自我毁灭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原因,所以当提起文明时,我总会想起,那个千年来不曾断流的文明,刮过岁月的晨钟和暮鼓,刮过时间齿轮上的风雨,深埋于地下等待子孙开启。 在毁灭的一切前,在空荡的一切前,还有文明。 这才是人类选择背负地球的原因,这才是人类不能放弃地球的原因,这才是人类一定要以凡人的躯体存在,这才是数字生命不是生命的原因。 人类啊,是个渺小的群体。 在《三体》世界里,人类的文明仅仅因偶然而发展至现在,在《流浪地球》的世界里,人类的文明是重燃地球明天的火种,是人类之所以称之为人,与万物有所差异的原因。 “我们始终坚信,总有一天,还可以看到地球的蓝天。” 我无法大谈这些,但在《流浪地球》里可以窥见一二。 《流浪地球》不彰显个人英雄主义,缺了其中任何一环,地球都不能脱离危机,不论是“五十岁以上的出列”的责任,还是拼死递出滚动密码的交接宛如希望之火,又或是哪怕变成数字生命,依然启动了引擎。 人类是绝处逢生处长出的文明。 猿类学会直立行走标志着人类出现,学会用火标志着人类文明出现。 文明之火燃了千万年,股骨愈合的痕迹存在了千万年,人类需要精神,需要希望,只有抛下偏见,人才能生存。 在《流浪地球》中我们会震惊在危机来临时的各国反应,震撼于股骨愈合的历史,体会到独属于中国的科幻精神。 是团结一致,是坚定信心,是不放弃不抛弃,是勇敢面对,是责任,是希望。 但愿千帆过后, 人类的股骨会愈合,文明之火依然燃烧。